古树发奇葩。
问是何花不是花。
疑是素娥丹鼎熟,朱砂。
抛向枝头作绛霞。
谁种故侯瓜。
冷落人种真可讶。
造化颇嫌秋意澹,增加。
渲染殷红晚愈佳。
【诗句释义】
- 古树发奇葩:古老的树开出了奇异的花朵。
- 问是何花不是花:在询问这到底是花还是非花。
- 疑是素娥丹鼎熟:像是月亮中的嫦娥用丹炉烹煮过。
- 朱砂:朱红色的颜料,这里指花瓣。
- 抛向枝头作绛霞:花瓣飘落下来,像红色朝霞一样。
- 谁种故侯瓜:是谁种下了这个“故侯瓜”。
- 冷落人种真可讶:这种植物被人种植得这么冷清,真是让人感到惊讶。
- 造化颇嫌秋意澹:造物主似乎嫌弃秋天的意境太淡。
- 增加:增添了一种色彩。
- 渲染殷红晚愈佳:用鲜艳的色彩渲染了殷红色,到了傍晚更显得美丽。
【译文】
古老的树上开出了奇异的花朵,我正在疑惑它是哪一种花,又不像普通的花,仿佛是月亮中嫦娥用丹炉烹煮过后的美丽。花瓣飘落下来,就像红色朝霞一样,让人惊艳。是谁种下了这个“故侯瓜”呢?令人感到有些冷清和惊讶,造物主似乎嫌弃秋天的意境太淡,反而增添了一种色彩,到了傍晚更显得美丽。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一首咏物词,以古树盛开的红叶为题,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想象,赋予了红叶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全词以红叶为切入点,通过对红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词人开篇即以“古树发奇葩”描绘了红叶生长的环境,这里的“古树”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而“发奇葩”则暗示了红叶的独特性和珍贵性。接着,词人开始对红叶进行细致的观察,“问是何花不是花”,既表现了词人的好奇心理,也展现了其对红叶特性的深入理解。随后,词人以“疑是素娥丹鼎熟”作为比喻,将红叶比作嫦娥烹煮过的丹药,形象生动地传达了红叶的美丽与神奇。
词人进一步描绘了红叶的飘洒之美,“朱砂抛向枝头作绛霞”,以朱砂为喻,形容红叶如同被抛洒到枝头的朝霞,色彩艳丽而富有生机。这部分不仅展现了红叶的形态特征,也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叹。
词人以“谁种故侯瓜”结束全词,巧妙地将红叶与人联系起来,暗含着词人在感叹红叶之难得的同时,也寄托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怀念。同时,词人以“冷落人种真可讶”表达出自己对于红叶被人忽略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这首词通过对红叶的细腻描绘和深入解读,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