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
【注释】 ①香熏透骨:香气渗透到骨头里。 ②谪向尘凡:被贬谪到世俗人间。 ③冰雪姿:冰清玉洁的姿容。 ④昼永春残人乍别:在漫长的白昼中,春天将要结束,人们刚要分别。 ⑤态浓意远:神情丰韵而意境深远。 ⑥何事佳人亦仳离:为什么美好的人也要分离? ⑦安得与卿登玉版:怎么能和你一起登上玉阶。 ⑧大罗天上看书碑:在大罗天上去欣赏那读书的地方。 【赏析】 《间情四首·其四》
【赏析】 此诗首句写“娉婷”之“市近”,点明地点,为下文“探幽”作铺垫。二句写“倦客”之“叩碧闺”,写诗人因久居异乡而感到厌倦,于是便去探访深山中隐居的隐士。三句写“溪上桃花红雨过”,是说桃花盛开,春雨过后,花瓣飘落如红雨。四句写“窗前杨柳绿阴低”,是说窗外垂柳长条,随风摇曳,绿阴遮地,显得十分柔美。五句写“虽无美酒倾三雅”的典故,即《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能为青白眼。故当与礼相屈者乃见青眼
绿橙手擘味清嘉,黄菊枝头渐著花。 独坐河亭人不到,一帘秋水读南华。 诗句释义 1. 绿橙:此处指代的可能是一种绿色的橘子,也可能是某种具有特殊风味的水果,其味道清新且令人感到愉悦。 2. 手擘:用手撕开或掰开的动作,这里可能意味着品尝这种食物时的细致和珍惜。 3. 味清嘉:这里的“嘉”可能指的是美,即美食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整个词组表达了食物的味道既清新又美好。 4. 黄菊:黄色的菊花
诗句注释: - 咫尺仙源缘分乖,莫愁真合住秦淮。 - 因贪媚蝶收奁粉,为爱游蜂集鬓钗。 - 飞絮落花三月暮,绵繻甲帐片时偕。 - 朱樱树下重携手,看足明金压绣鞋。 译文: - 我与你的缘分就像咫尺天涯一般,虽然我们住在同一个城市却难以相遇。 - 因为你的美丽,我无法抗拒,所以愿意为了你付出一切代价。 - 看着窗外飘落的柳絮和飞舞的花瓣,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 在樱桃树下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此题的解答,首先要理解全诗的内容和主题,然后结合注释、诗句中的重要字词来分析。本题属于综合性考查的题目,既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也考查作者情感的体会,其中重点句子是关键,所以考生应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 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七律诗。诗的前四句交代了诗人与外舅的关系及他的身份地位:外舅是吴地的知名人物;外舅在地方上辗转流离。接着,诗人以“自号草窗翁”点明身份
赠真州僧宏明 僧姓萧,全椒人,余从母之子也。 昔余十三龄,丧母失所恃。 十四从父宦,海上一千里。 弱冠父终天,患难从兹始。 穷途久奔驰,携家复转徙。 吁嗟骨月亲,音问疏桑梓。 今年游真州,兰若寄行李。 中有一比邱,闻我跫然喜。 坐久道姓名,知为从母子。 家贫遭飘荡,耶娘相继死。 伯兄去东粤,存殁不堪拟。 仲兄远佣书,遥遥隔江水。 弱妹适异县,寡宿无依倚。 兄弟馀两人,流落江之涘。 髡缁入空门
山凹晓日上三竿,兰渚停舆露未干。 乍暖已教衣攃絮,那知江店尚春寒。 注释:山坳中朝阳初升,太阳已经高挂三杆;兰泽边停下车马,车前的露水还未干透。刚刚感到温暖,就忙着把衣服晾晒开;哪知道江边的客栈依然很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全椒道上的所见所感。首句写清晨的景色,第二句写停留之处,第三、四句则抒发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感受。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诗句注释】 1. 采石矶:位于安徽芜湖境内的长江北岸,因李白曾在此游赏而留名。 2. 巑岏:山崖陡峭不平貌。 3. 青松出秀色:形容松树苍翠挺拔,姿态优美。 4. 黄竹垂琅玕:形容竹子黄色,且有光泽,下垂如玉,美如珠串。 5. 碑版悬阁道:指山上的石碑和楼阁高悬在峭壁之上。 6. 祠宇灿林端:指山中祠堂庙宇在树林间显得灿烂夺目。 7. 宫锦袍:皇宫华丽的服饰。 8. 啸咏:吟诗作赋,歌唱。 9
小重山 三山 云榜凌波拂曙行。回看烟雾里、别江城。 点头沙鸟过遥汀。临断岸、绿遍水香棱。 八字贾帆轻。连宵春两过、浪花平。 凭舷山影落窗棂。青天外、何处晓霞明。 译文注释词句赏析: 《小重山·三山》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词人流连于三山的景致中,下片写在船尾凭栏远眺,只见青山翠竹映入窗外,天边彩云朵朵,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朝霞满天。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现了词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诗句释义 1 腊月将之宣城留别蘧门:腊月,即农历十二月,通常指的是冬季。之,前往的意思。宣城,地名,位于今中国安徽省东南部。留别,分别告别。蘧门,这里指的是送行的人,蘧门可能是对送行者的称呼或代称。 2. 馀日霜霰零,猎叶声颾飕:馀日,剩下的日子,形容时间不多。霜霰,指雪花和雨夹雪。零,散落。猎叶声,猎人打猎时发出的声响。颾飕,声音的呼啸。 3. 才从真州返,复向宛陵游:才,刚刚。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