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洢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及语言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文姬巾帼流,乃是女智囊。”意思是文姬巾帼而流芳后世,真是一位女子的才智和谋略。“三子返闾里,怵然暗悲伤。”意思是三个儿子返回故乡,心中暗暗伤感。“鸢肩阚如虎,六尺危朝霜。”“鸢肩阚如虎”意思是形容人长得魁梧,像鹰一样威武。“六尺危朝霜”
【注释】 庞翁:指庞德公,东汉末年的隐士。襄阳人,不识襄阳县:庞德公是襄阳人(今湖北襄樊),但他不知道当地的县名。躬耕:亲自耕种。支颐(yí):斜着头,沉思的样子。时变:时局变迁。鹿门:山名,在湖北襄阳西南。漾春风:春风拂过,水面荡漾。吹落桃花片:春风吹来,桃花瓣纷纷飘落。区区一角天:形容天小。儿辈:儿子们。已足办:已经足够用。 【赏析】 这首诗的原文出自《读史述》,这是一首咏史诗
荀家有娇女,艾年方十三。 桑弓鸦翎箭,匕首霜花镡。 月黑跳孤城,重围密如蚕。 平明转战出,军中杀气酣。 不假七日哭,蚤达尺八函。 援兵走风雨,仿佛破章邯。 借问骁将谁,发覆青虫簪。 注释与赏析: 1. 荀家有娇女,艾年方十三。 【注释】荀家:指荀崧的家族。娇女:指荀崧的女儿。艾:年龄,此处指十三岁的少女。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了荀崧的女儿荀氏的外貌和她的年龄,突出了她年轻、美丽的特点。 2
诗句释义 1 英雄不得志,此事休问天:这句表达了对英雄壮志未酬的遗憾和无奈。"英雄"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如祖逖、刘生等,他们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但现实却让他们无法实现这些愿望,甚至感到命运的不公。“事休问天”意味着不管外界如何,英雄们只专注于自己的命运和理想。 2. 刘生幽院死,祖生亦可怜:刘生和祖生都是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他们在某种困境或压力下选择了自杀
这首诗是刘琨的《读史述 其十八 越石志四海》,全诗如下: 越石志四海,中夜起长歌。万国遍戎马,泪落成江河。 失路归无家,同心媾女萝。银罂血犹泚,转眼仍操戈。 英雄功不成,慷慨呼奈何。 逐句释义: 1. 越石志四海:越石指的是晋朝的将领石勒,他立志要统一四海(指天下)。 2. 中夜起长歌:在深夜里起来高歌,表示他的壮志和豪情。 3. 万国遍戎马:形容当时天下战乱频繁,各国都在打仗。 4.
北海孙宾石,沉烈有深意。 道逢卖饼人,一呼魂魄悸。携手同车归,上堂拜昆季。 门外正狼虎,闻声莫通气。 事平相笑出,厄屯乍成字。 问君复壁中,还有几名士。 诗句翻译: - 北海孙宾石:指的是北海(地名)的人名孙宾石。 - 沉烈有深意:形容孙宾石的性格深沉且有深远的意义。 - 道逢卖饼人: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卖饼的人,卖饼人是当时常见的街头小贩。 - 一呼魂魄悸:一声呼唤
诗句 一夫驱千人,寄奴天下奇。 新洲射长蛇,没羽血淋漓。 青衣双𢷬药,一呼忽失之。 鲍风腥帝剑,快事恒如兹。 殿前一横盻,愁杀桓家儿。 译文 一位英勇的将领驱赶千军万马,他的名字成为天下传颂的佳话。在新洲之地,他用神勇之力射死了一条长蛇,鲜血淋漓。他身边的青衣人快速地使用两种毒药,但突然之间就失去了踪影。强大的气势如同腥风扑面,令人闻风丧胆,这种爽快的事情总是如此令人难以忘怀。在殿前站立时
【注释】敬仲:王猛,字景略。邓𦍑:指前秦皇帝苻坚。隆准公:指曹操,字孟德,有“美须”之称。草创业:指开创大业。善作期善终:好的开始,美好的结束。东南风:这里用来形容形势的顺利。赌墅(shuò ):棋盘上双方对弈。方信:方才相信。敬仲:王猛,字景略。邓𦍑:指前秦皇帝苻坚。隆淮公:指曹操,字孟德,有“美须”之称。草创业:指开创大业。善作期善终:好的开始,美好的结束。东南风:这里用来形容形势的顺利
【注释】 1. 谢安:东晋政治家、文学家,字安石。 2. 安石:指谢安;东山:山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因谢安曾隐居于东山而得名。 3. 优游:悠闲自得。 4. 此理世务:指处理国事。 5. 驯(xùn)若:像……一样;驯服。 6. 朝野:朝廷内外;这里指官场和民间。 7. 蓄缩:收敛,收缩(形容恐惧、紧张)。 8. 人服:令人佩服。 9. 温玉:温润如玉的玉石,比喻品格高洁。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并把握其思想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找到答案,同时结合题目要求,注意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和赏析,做到精准定位,不偏离主题。 “深源不出山,令名跨江东”两句诗的意思是:你隐居在深溪的山林之中,你的美名传遍了江东之地。 “虚声可坐镇,那足敌枭雄”两句诗的意思是:虚张声势的小人,只能坐镇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