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石志四海,中夜起长歌。
万国遍戎马,泪落成江河。
失路归无家,同心媾女萝。
银罂血犹泚,转眼仍操戈。
英雄功不成,慷慨呼奈何。
这首诗是刘琨的《读史述 其十八 越石志四海》,全诗如下:
越石志四海,中夜起长歌。万国遍戎马,泪落成江河。
失路归无家,同心媾女萝。银罂血犹泚,转眼仍操戈。
英雄功不成,慷慨呼奈何。
逐句释义:
- 越石志四海:越石指的是晋朝的将领石勒,他立志要统一四海(指天下)。
- 中夜起长歌:在深夜里起来高歌,表示他的壮志和豪情。
- 万国遍戎马:形容当时天下战乱频繁,各国都在打仗。
- 泪落成江河:形容战争造成的悲剧,人民流离失所,泪水如同江河一般汹涌。
- 失路归无家:形容战争中的人们失去了家园,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 同心媾女萝:比喻人们在困难时期,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就像藤蔓一样紧密相连。
- 银罂血犹泚:形容战争结束后,仍有血腥未干,暗示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
- 转眼仍操戈:指虽然战争结束了,但人们仍需拿起武器去战斗,不能轻易放弃抵抗。
- 英雄功不成:感叹许多英勇的将士未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 慷慨呼奈何: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和平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诗人以石勒为象征,展现了晋朝末年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同时,通过对“万国遍戎马”等景象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中的“泪落成江河”、“银罂血犹泚”等意象,更是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珍视。最后一句“英雄功不成”,更是对当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宏大,是一首反映历史沧桑和人民疾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