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
诗句 圣治法唐虞,明良协典谟。 股肱隆委任,声教务覃敷。 五岭承天眷,三台耀斗枢。 九重申简命,多士仰鸿儒。 闲气钟蚕僰,清风溯马湖。 尚书诒燕翼,继体执金吾。 报国惟忠孝,传家有范模。 文孙绳祖武,国士起天衢。 释褐琼林宴,传胪玉殿趋。 木天凭起草,渠阁属操觚。 道德踪伊雒,文章绍董狐。 两衔丹凤诏,重佩玉麟符。 丙岁持衡鉴,秋闱起滞濡。 重离欣继照,万汇快昭苏。
【注释】 1. 题智严师蟛蟹图:题写智严老师绘制的《螃蟹图》。 2. 能事颇自得:他的画技很高超,很得意。 3. 着意不着意:是否在画中表现出自己的主观情感。 4. 用墨不用墨:是否使用浓淡相宜的墨色。 5. 游心入细微:用心细致地观察。 6. 落笔无痕迹:下笔流畅自然,没有痕迹。 7. 去岁下匡庐:去年来到庐山。 8. 今年返韶石:今年返回南安。 9. 市朝知姓名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宽行毛孔中,猛然发长笑。 注释: - “毛孔中”:这里指的是人的身体内部,比喻内心的世界。 - “猛然发长笑”:形容突然之间心情开朗、笑容满面。 译文: 在内心的世界里,我忽然感到轻松愉悦,忍不住开怀大笑。 2. 土旷人亦稀,知音一何少。 注释: - “旷”:空旷,宽广。 - “知音”:指理解自己的人或朋友。 - “一何少”:多么少啊。 译文: 土地辽阔但人口稀少
寄匡庐净成泽萌和尚 中岁思远游,遐心在参诣。 垂老迟出门,致远常恐泥。 翘首匡君庐,高深薄云际。 客从山中来,为我说幽邃。 曰有古栖贤,珠林盛丛桂。 玉渊澄素波,金井涵芳砌。 三峡泻奔雷,大声警聋蔽。 上接紫霄峰,下瞰湖天势。 净成人境幽,松竹环苍翠。 师王去不归,天龙森拥卫。 堂构仰象贤,箕裘须善继。 我公道眼高,頫仰无一切。 十载主丹霞,心力穷微细。 苦节挽颓纲,清操起流弊。 古道不可今
送毛希瞻广文 我爱毛安阳,高节难为匹。 一命足承欢,欣然捧郡檄。 怀古钦芳踪,千秋谁继述。 翘首铁城隅,星峰何崒嵂。 川岳毓精英,佳气殊葱郁。 爰有丹徒公,清风振群物。 彭泽赋归田,东林问遗逸。 乘兴枉篮舆,高论投胶漆。 羡君伟男儿,相随过蓬荜。 格外恕疏慵,许结王生袜。 駊騀千里驹,空群遽超忽。 驾言骋八荒,风驰还电拂。 结发对大廷,韬光丰劲翮。 昨日尚趋庭,今朝衔命出。 筮仕得儒官
有鸟行 有一只小鸟飞向东南,飞上了那枝桠繁盛的树枝。 不辞道路艰险,但害怕人们嘲笑我。 优美的歌声惊扰了众人,疲倦的翅膀阻止了我高飞。 遥远的故垒在山间,千里之遥仿佛只是遗忘。 我独自站立天地间,身影相随如同形影相伴。 一群乌鸦在前方树林中聒噪,俯仰之间心酸悲凉。 穷途潦倒已无计可施,日暮将何去何从? 清晨我从高树下来,进入山谷聊作栖息。 群鸟争相笑我,我为何要寄托于这卑微之地。
注释:如果想起山中人,不要遗失他的消息。 赏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诗的前两句“倘念山中人,报我毋遗失”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不要忘记自己,要时刻想着自己的感情。后两句“若得重相见,樽酒莫相违”则表明了诗人期待与友人重逢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重和珍惜,因为只有在重逢的时候才能畅饮共欢,所以诗人希望朋友不要失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山居寡所欢,终年破茅屋。 何物撄我情,鸣禽朝出谷。 昨夜梦殊佳,晨兴理盥沃。 故人书适至,开缄再三读。 曰有南园翁,瓜蔬招近局。 高兴发无端,客来应不速。 驾言遵枉渚,微风饱船腹。 笑语忘主宾,形骸混僧俗。 十里稻花香,山川悦心目。 人境渐以遐,仙源互开阖。 野犬吠一声,豁然见松竹。 维舟就广荫,引客登崇陆。 黑壤错丹葩,文材杂散木。 曲折避榛芜,俯仰随朴樕。 乱后旧亭榭,犹存数丛菊。
【注释】 金门:金阙,皇宫前的楼观名。 白社人:指隐士。 风云:喻世事变化。吐纳:指呼吸吐纳、修养身心。 潜龙:比喻有才德的人。 尺蠖伸:比喻隐居不仕的人。 董笔:指史官。潘舆:指诗人自己。 木天:指《庄子》中逍遥游的主人公。《庄子》中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木天曾注籍:木天曾注解《庄子》。 桂浦:指作者自己的家乡。 匡时:辅佐君王,治理天下。德有邻:道德高尚可以感化世人。 论心:谈心
【注】 此诗作于乾道三年(1167),诗人在江西任职期间,与友人王正之、王正仲相会。 “兵后还山答邻僧见讯”句:这是对前一年冬,因避金兵而隐居衡岳(今湖南衡阳)的邻居和尚的来信的复信。首联写自己如飞蓬般漂泊不定。 “出门掉两臂”句:形容自己像断了双臂的人一样,不能自由行动。颔联说空囊中只有太虚之气。 “何物紧相随,脚底烟岚气”:指脚底的荆棘丛。颈联写自己的窘困处境。 “违山一百日,不觉秋风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