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公写蟛蟹,能事颇自得。
着意不着意,用墨不用墨。
游心入细微,落笔无痕迹。
去岁下匡庐,今年返韶石。
市朝知姓名,远近纷求索。
挥手入丹霞,相逢同作客。
问客何所长,问客何所癖。
客亦无所长,客亦无所癖。
自言写蟛蟹,变化不可测。
留心三十年,精思废寝食。
直到手忘手,方能格出格。
我闻严公言,将信将疑惑。
涤我狼尾毫,拂我鹅溪帛。
严公无留难,严公无吝惜。
为我作车螯,点缀枯芦荻。
须臾爪甲生,横行无顺逆。
海底黑波斯,跃跃上墙壁。
严公洵好道,悟取空中色。
胎卵与湿化,钜细宁拣择。
何妨写大鱼,化作垂云翼。

【注释】

  1. 题智严师蟛蟹图:题写智严老师绘制的《螃蟹图》。
  2. 能事颇自得:他的画技很高超,很得意。
  3. 着意不着意:是否在画中表现出自己的主观情感。
  4. 用墨不用墨:是否使用浓淡相宜的墨色。
  5. 游心入细微:用心细致地观察。
  6. 落笔无痕迹:下笔流畅自然,没有痕迹。
  7. 去岁下匡庐:去年来到庐山。
  8. 今年返韶石:今年返回南安。
  9. 市朝知姓名:在市场上和朝廷上都知道他的名字。
  10. 挥手入丹霞:挥手告别进入丹霞山。
  11. 相逢同作客:我们相逢在这里成为朋友。
  12. 问客何所长:询问客人擅长什么。
  13. 问客何所癖:询问客人有什么特别的喜好。
  14. 客亦无所长,客亦无所癖:客人并没有特别擅长或者特别喜欢的东西。
  15. 自言写蟛蟹,变化不可测:自己说这是模仿螃蟹的样子,变化无穷。
  16. 留心三十年:他在绘画方面专心研究了三十年。
  17. 精思废寝食:废寝忘食地思考。
  18. 直到手忘手,方能格出格:直到手都忘记了,才能够画出好的作品。
  19. 我闻严公言,将信将疑惑:我听闻了智严老师的教诲,心中既相信又有些怀疑。
  20. 涤我狼尾毫,拂我鹅溪帛:洗去了我的狼尾毫笔,拂去了我的鹅溪帛绢。
  21. 严公无留难,严公无吝惜:智严老师不会为难人,不吝惜财物。
  22. 为我作车螯,点缀枯芦荻:给我做一只螃蟹,作为装饰品点缀在枯芦苇上。
  23. 须臾爪甲生,横行无顺逆:一会儿螃蟹的爪子和甲壳就出现了,它可以横行不受到阻碍。
  24. 海底黑波斯,跃跃上墙壁:它就像是海底的黑海豹,跳跃着上了墙壁。
  25. 严公洵好道,悟取空中色:智严老师真是一位修行者,领悟了道家的自然之道。
  26. 胎卵与湿化,钜细宁拣择:无论是胎卵还是湿化,都要顺其自然,不必拣选大小。
  27. 何妨写大鱼,化作垂云翼:为什么不能够画出大鱼,让它变成飞翔的云彩呢?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智严师的《螃蟹图》的赞美之作。智严师的《螃蟹图》画法高妙绝伦,作者赞叹不已,因此写下这首诗来表达对智严师艺术成就的敬慕之情。
    第一句点明了主题,智严师的《螃蟹图》画法高妙绝伦。第二句“着意”和“用墨”是关键,智严师在画《螃蟹图》时,既注重表现自己的主观情感,也善于运用浓淡相宜的墨色。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智严师画《螃蟹图》的过程,用心细致地观察,下笔流畅自然,没有痕迹。
    第五六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智严师技艺的高度赞赏,智严师不仅在技术上精湛,而且在生活中也非常豁达。第七八句通过智严师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以及与人们的交往,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第九十句则是对智严师艺术风格的赞美,他认为智严师的《螃蟹图》就像自然界中的生物一样,变化无穷,无法捉摸。
    第十一二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智严师作品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智严师并不是刻意追求某一方面的成就,而是顺应自然规律,自然而然地展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第十三四句则是诗人对于智严师艺术成就的肯定,他认为智严师的《螃蟹图》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甚至超越了人们的期望。
    第十五十六两句则是对智严师人格的赞扬,他认为智严师是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他不拘泥于世俗的名利场,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世间的一切。第十七八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智严师的感激之情,他感谢智严师给予他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几句则进一步赞美了智严师的艺术成就,他认为智严师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他的画作充满了生命力和创造力。同时,他也向智严师表示了敬意,因为他能够超越常人的审美眼光,创作出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