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行毛孔中,猛然发长笑。
土旷人亦稀,知音一何少。
客从长沙来,此意独了了。
结发读楞严,师心穷要妙。
相逢选佛场,心大志不小。
自恨出家迟,苦被红尘扰。
期我五年来,寻师入丹峤。
行矣勿复云,前期尚绵邈。
一息不相知,五年非所晓。
客去掩荆扉,空林见归鸟。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宽行毛孔中,猛然发长笑。
注释:
- “毛孔中”:这里指的是人的身体内部,比喻内心的世界。
- “猛然发长笑”:形容突然之间心情开朗、笑容满面。
译文:
在内心的世界里,我忽然感到轻松愉悦,忍不住开怀大笑。
2. 土旷人亦稀,知音一何少。
注释:
- “旷”:空旷,宽广。
- “知音”:指理解自己的人或朋友。
- “一何少”:多么少啊。
译文:
土地辽阔但人口稀少,难得的理解者又那么少。
3. 客从长沙来,此意独了了。
注释:
- “客从长沙来”:客人从长沙来访。
- “此意”:指诗人的心境。
- “独了了”:形容诗人的心情特别明了、清晰。
译文:
你从长沙远道而来,只因为你的到来,让我所有的烦恼都消散无踪。
4. 结发读楞严,师心穷要妙。
注释:
- “结发”:古代男子成年后即束发为髻,表示成年。此处指出家。
- “楞严经”:《楞严经》,佛教经典之一,内容深奥。
- “师心”“穷要妙”:用心钻研,追求精微之处。
译文:
我从小开始就专心研读《楞严经》,一心向佛,追求佛法中精妙的地方。
5. 相逢选佛场,心大志不小。
注释:
- “相逢”:在这里指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 “选佛场”:佛教用语,指修行和悟道的地方。
- “心大志不小”:心怀广大,志向不小。
译文:
我们相遇在寻找佛法的场所,虽然志向远大,但也不失为一种豪情壮志。
6. 自恨出家迟,苦被红尘扰。
注释:
- “出家”:出家为僧尼。
- “红尘”:佛教术语,指世俗世界。
- “自恨”:自责,后悔。
译文:
我懊悔自己出家太晚,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无法静心修行。
7. 期我五年来,寻师入丹峤。
注释:
- “期我”:期待我。
- “五年来”:过去五年里。
- “寻师”:寻找师父,学习佛法。
- “丹峤”:山名,位于今中国湖南省境内。
译文:
我期待着与你相聚,共同寻求佛法,一同进入那遥远的丹峤山修行。
8. 行矣勿复云,前期尚绵邈。
注释:
- “勿复云”:不要再说。
- “绵邈”:遥远、长远。
译文:
去吧,不要再提这件事了,我们的约定还很遥远,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实现。
9. 一息不相知,五年非所晓。
注释:
- “一息”:片刻,一会儿。
- “相知”:了解、认识。
- “五年”:过去五年。
- “所晓”:所理解、所能掌握的。
译文:
如果我们不能相互了解,那么过去的五年对我来说都是未知的。
10. 客去掩荆扉,空林见归鸟。
注释:
- “掩荆扉”:用荆条做的门扉,常用于农舍或小居所。
- “空林”:空旷的树林。
- “归鸟”:归来的鸟儿。
译文:
轻轻关上了家门。我在空旷的树林中,看见一群归巢的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