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
玉楼春·代客答女郎 角声初展愁云暮,乱柳萧萧难去住。 舴艋舟前流恨波,鸳鸯浦上相思路。 生分红绶无人处,半晌金樽容易度。惜别身随南浦潮,断肠人似潇湘雨。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词的开头“角声初展愁云暮,乱柳萧萧难去住”描绘的是傍晚时分的景色,角声响起,预示着一天的结束,而愁云密布,象征着内心的忧郁无法散去。乱柳萧萧,意味着柳树枝条纷乱交错,难以前行
玉楼春·美人午睡 绿阴掩过屏山叠,玉子弹棋浑倦歇。碧绡正好贮行云,花骨闲支随梦蝶。 流黄水簟冰肌贴,午院亭亭兰气彻。半钩罗袜笼湘裙,疑是纤纤波底月。 接下来将逐句进行注释和翻译: 1. 第一句:描述美人在午睡时的场景,绿阴掩过屏山叠,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绿荫遮盖着屏风,仿佛与外界隔绝。 2. 第二句:形容美人午睡时的疲倦状态,玉子弹棋浑倦歇,美人在休息期间依然在玩着棋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南宋时期写的,当时他流寓于湖南一带。“江南”泛指今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潇湘”古地名,这里借指湖南。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通过雨中的景色和雨声来抒写自己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开头三句,描写秋雨绵绵,迷离飘荡,如细丝不断,又似春天的柳条,令人心伤。接着两句,写秋风扫落梧桐叶,而自己却无人相伴。最后两句,写芭蕉叶听雨声,声声入耳,而自己却远在异乡,与情人相隔遥远
虞美人·春雨 廉织断送荼蘼架,衣润笼香罢。 鹧鸪啼处不开门,生怕落花时候近黄昏。 艳阳惯被东君妒,吹雨无朝暮。 丝丝只欲傍妆台,欲作一春红泪满金杯。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廉织断送荼蘼架:形容春雨细腻如丝,如同织女织造的细网,将荼蘼花的架子轻轻覆盖。 - 衣润笼香罢:雨后衣裳湿润,香气四溢,暗示着一场春雨带来的清新和生机。 - 鹧鸪啼处不开门:鹧鸪鸟在雨中鸣叫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然后根据选项要求分析诗歌内容、手法、情感等方面的特点。“沉香漫爇青丝帐,看睡醒、红潮初漾”的意思是:沉香炉里燃着熏衣的香,看那睡醒后脸上还泛着红潮的人,刚刚在梦中醒来。此句写人物,描写了主人公在睡梦中的状态。“花深雾重不如眠,把合锁、窗儿推上”的意思是:花气浓密如烟,云雾弥漫,不如就寝休息
注释: 谁偷月下金丝缕,开向黄梅雨。宁馨爱近石榴红,为怕年来憔悴见秋风。 谁偷偷地剪断了月光下的金线,把桂花开在了黄梅雨中。宁可喜爱那石榴花的鲜艳,因为担心今年的秋天会憔悴不堪。 数枝先缀蟾宫玉,芳影排如粟。不劳珠露拂清凉,自有生绡帐子笼温香。 几枝桂花先缀上了明月中的玉兔,芳香的影子排列得像小米粒一样。不用珍珠露来拂拭清凉,自有生绡帐子笼住温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
【诗句】 雨痕新过,回廊月影青林度。有情院子无情坐。槛外吟蛩,先把秋声做。 天涯有客凭栏语,山空水落凉千树。梵钟不警愁来处,踏破苍林,肃肃惊飞羽。 【译文】 雨水的痕迹刚刚消退,月光下回廊的影子穿过青翠树林。有情感的庭院无人坐卧。门外蟋蟀在吟唱,已经把秋天的声音做了。 在天涯有一个客人,靠着栏杆说话,山空水清凉爽,无数树木在风中摇曳。寺院里梵钟不响,却能引起我的忧愁。我踩破了树林,发出肃杀之声
《南乡子·闺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闺情之作。下面是诗句、译文及注释的详细解读: 第一句:凉雨似新秋,帘卷湘波不下钩。 - 凉雨:秋天的雨水,凉爽而有诗意。 - 似新秋:像新的秋季一样,给人以清新之感。 - 湘波:指湘江的水波,这里借指女子的眼泪。 - 不下钩:比喻眼泪如水般无法控制地流下来。 译文1: 清凉的雨水带来了秋天的气息,我看着窗外的景致,泪水不禁流淌不止。 第二句
鹧鸪天·夕阳 半壁深阴响杜鹃,淡黄云树日衔山。妆残人在阑干角,目断天晴莲子湾。 情薄暮、最相关,碧纱闲卷小萍翻。可怜鸦背无多景,惯锁星眸罨画间。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宋词三百首》以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为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七句四平韵,后段六句四平韵。代表作品有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
注释: - 城头月出惊栖羽,宝瑟清清伤玉柱。空庭悬杵数千声,半枕寒蛩闻一个。 - 城头月亮升起时惊扰了栖息的鸟雀,那美妙的瑟声让人感到悲伤。 - 庭院里响起了数百次敲鼓的声音,但只有一个人半睡半醒地听到。 - 绿窗下的月光映照在相思树上,相思树却无法传达我的心上话。 - 娟娟的幽静草地害怕黄昏时分的到来,炯炯有神的眼睛怜悯着洁白的苎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秋日闺怨的诗。首句写秋夜的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