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声初展愁云暮,乱柳萧萧难去住。舴艋舟前流恨波,鸳鸯浦上相思路。
生分红绶无人处,半晌金樽容易度。惜别身随南浦潮,断肠人似潇湘雨。

玉楼春·代客答女郎

角声初展愁云暮,乱柳萧萧难去住。 舴艋舟前流恨波,鸳鸯浦上相思路。

生分红绶无人处,半晌金樽容易度。惜别身随南浦潮,断肠人似潇湘雨。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词的开头“角声初展愁云暮,乱柳萧萧难去住”描绘的是傍晚时分的景色,角声响起,预示着一天的结束,而愁云密布,象征着内心的忧郁无法散去。乱柳萧萧,意味着柳树枝条纷乱交错,难以前行。这些意象共同勾勒出了一幅充满忧愁和迷茫的画面,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

“舴艋舟前流恨波,鸳鸯浦上相思路”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离别时的情境。舴艋舟,一种小型的船只,舟前流恨波,形象地描述了离别时心中的悲伤与不舍。鸳鸯浦上的相互思念之情,则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这些细腻的描写,使得整个离别的场景显得更加真实而动人。

接下来的诗句中,“生分红绶无人处,半晌金樽容易度”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红绶,通常指的是高官的印绶,这里可能隐喻着某种高位或权力的象征。无人处,表明主角在无人的环境中感到孤独和凄凉。金樽,则是古代的一种酒器,这里的金樽容易度过,可能意味着主角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是好。

末尾的“惜别身随南浦潮,断肠人似潇湘雨”两句更是将离愁推向了一个高潮。惜别的心绪随着南浦潮起潮落,而断肠之人仿佛被潇湘的细雨淋湿,形象地表达了主角因分别而产生的无尽哀愁。这种对比和衬托使得整首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主角内心的悲怆和无奈。

《玉楼春·代客答女郎》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通过对角声、乱柳、舴艋舟、鸳鸯浦等具体景物和红绶、金樽等象征性物品的描绘,作者巧妙地将离愁别绪融入自然景象之中,使之成为一首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