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
以下是对李雯的《浪淘沙·燕子》逐句释义及其翻译: 1. 小苑午阴长,梅子初黄: - 诗句“小苑午阴长”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小院中,午后阳光斜照,庭院显得格外宁静悠长。 - “梅子初黄”则是指梅子成熟的季节,黄色的梅子挂在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2. 三三两两过池塘: - 描述了燕子成群结队地飞过湖面,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这里的“池塘”可能指的是一个人工池塘或者自然池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着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句意来回答。“半亸绿云无意绪,思量,翠袖深深玉指长。”意思是:半弯的绿云垂下了,无心绪,想着,翠袖深深的玉指长长的。“斜日又西黄,匼匝银屏小洞房。”“黄”,黄色,这里指落日。“匼匝”是围绕的意思。“匼匝银屏小洞房”意思是:落日余晖又映红了西边的天
【注释】 ①乳燕:初学飞的燕子。水簟:水制的竹席。凉:凉爽的意思。菖蒲(zhāng p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根状茎肥厚,可入药。叶有香气。小池塘:庭院中的小池。⑦七尺虾须帘:指细长的竹帘。半卷:一半打开。⑦杏衫黄:女子穿的衣服颜色是黄色。⑧翡翠:翡翠鸟,一种翠绿色的小鸟,羽毛艳丽。摇(yǎo):摆动。⑨荷:荷花。⑩日长无气力:太阳升高时身体疲倦无力。倚银床:靠在银床上。 【赏析】
诗句如下: 明镜破青桐,近转墙东。楼高人静影重重。露脚斜飞惊鹊语,香坠寒空。 金井望雕栏,芳树璁璁。碧天凉落水晶宫。为问嫦娥愁几许,无限秋风。 注释说明文本: 1. 明镜破青桐 - 明镜:指明亮的镜子,破青桐:青色的梧桐树,这里可能象征着秋天的景色或意境。 2. 近转墙东 - 近:靠近;转:转过,墙东:墙壁的东边,暗示着某种方向的转变或视野的转换。 3. 楼高人静影重重 - 楼高
《浪淘沙·早起》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早起”为题,表达了词人的孤独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全词语言朴实无华,却能生动地表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1. 常被五更钟,惊梦回空: - “五更”指深夜时分,这里用来形容时间之早。“惊梦”表明词人刚从梦中醒来。“空”字在这里表示虚无、空虚,暗示词人的思绪飘渺,无法安定。 2. 枕痕轻晕冷金虫: -
【注释】 漫说海榴开遍了:漫,随便、随意。海榴,指石榴花。漫说,随意说说。怎无缘、玉山一倒:怎,怎么;缘,缘分,机缘。玉山,神话中的仙山。这里借指神仙。怎无缘,即“怎无缘”。玉山一倒,即“玉山倾倒”,形容衰老或死亡。 写破狼毫,题残蚕纸,总为愁人道:写破,用笔力写出字迹。狼毫,一种毛笔的通称。题残,写尽,用完。蚕纸,即桑皮纸。 庭院深深晴昼好,奈相思、梦儿不到。反插牙签,倾倒花里,只是闲烦恼
南乡子·秋桐 作者:晏殊 高影出红楼,碧帘先散一庭秋。昨夜清商叩哀玉,声幽,尽在云屏角枕头。 清露向晨流,泪珠点点滴新愁。为近雕阑常独倚,凝眸,残月依依下玉钩。 注释: 1. 高影:高大的树影。 2. 红楼:红色的楼房。 3. 碧帘:绿色的窗帘。 4. 清商:清凉的乐曲,这里指《阳春白雪》中的一段曲子。 5. 哀玉:悲伤的玉石,用来形容音乐的哀婉。 6. 云屏:飘荡在空中的屏风。 7. 角枕头
《浪淘沙·春游》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全词描绘了春日游园时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这首词逐句的解释: - 春柳鹧鸪啼(注释:春日里柳树摇曳生姿,杜鹃鸟在枝头啼叫。) - 花瞑烟低(注释:黄昏时花朵与烟雾缭绕在一起,显得朦胧而宁静。) - 葡萄泼水燕初飞(注释:像洒落的葡萄般细腻的水珠,燕子开始展翅飞翔。) - 尽日秉兰罗带缓(注释:整天拿着兰花香味的手帕,感觉它慢慢变凉。) - 香重金泥(注释
山花子 细雨杨花薄暮天,凤箫声断压重帘。好景遍教红袖倚,笼春纤。 细语玉窗轻燕燕,暗香夜蛤影鹣鹣。半挽鸭雏浑卸却,落金蝉。 注释: - 细雨杨花薄暮天:细雨中飘落的杨花在薄暮的天空中飘散。 - 凤箫声断压重帘:凤箫的声音在厚重的帘幕下消失无踪。 - 好景遍教红袖倚,笼春纤(春纤):美好的景色让众多美丽的女子倚靠在一起,仿佛春天的柳条。 - 细语玉窗轻燕燕(玉窗、轻燕燕):轻声细语
【解析】 这是一首闺情词,词的上片写闺中女子的容颜。首句写其红颜,“一撚”“双凤尖”写出其眉黛如画、眉形如新月之弯钩;接着描写其鬓发,“半弯翠抹远山联”,形容其鬟发如墨染般浓黑而长;下句写其肤体,“素著轻绡无粉汗”,形容其肌肤白嫩光滑。 词的下片写闺中女子的生活情趣。“打马怎教玉指动”写女子骑马的情景,“采花应贴绿鬓鲜”写女子采摘鲜花时的情景,“真个日长看影倦”写因日长而懒于活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