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
以下是对这首古诗的逐句翻译,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1. “好浥清丝绢”:“好”,意为美好;“浥”,意为湿润、沾湿;“清丝绢”,指的是清新柔滑的丝绸;整句诗的意思是:这绸缎般清新柔软的布料,触感令人愉悦。 2. “轻摩碧玉枝”:“轻摩”,轻轻抚摸的动作;“碧玉枝”,比喻树木如碧玉一般美丽;整句诗的意思是:女子轻轻抚摸着那如同碧玉般细腻的树枝。 3. “秋来犹有绿阴时”:“秋来”,指秋天来临
昨夜凉风微度,吹下青腰仙女。 注释:昨晚的凉爽之风轻轻掠过。 多情细剪金衣缕,簌簌寒香无绪。 注释:她多情地细心地剪裁着金色的衣裳,但香气却无法传达。 月中露下寻芳去,空延伫。 注释:在月光下的露水中寻找花香而去,徒然地徘徊。 绿云初染轻檀炷,暗入罗帏深处。 注释:淡淡的绿云被染上轻檀木的香料,悄悄地进入了华丽的帷帐深处
夜飞鹊,夜夜把人惊觉。残月侵墙犹未落,风吹铃动索。 不是鸳衾常薄,拥枕难教梦着。梦里落花飞燕掠,罗裙宽几约。 注释: 夜飞鹊:指夜晚的喜鹊叫声。 残月:残缺的月亮。 风铃:挂在屋檐下用以发出悦耳声响的铜质或铁质的小铃铛。 不是:并非、并不是的意思。 鸳衾(yīnqīn):即鸳鸯被,古代的一种被子,以鸳鸯为图案。 落花飞燕:指春天时,树上的花瓣像燕子一样飞舞。 罗裙:一种用彩色丝织成的裙子
【注释】: 雁声初到,远梦惊回早。残月残灯和泪照,闲忆去年秋草。 起来检点芙蓉,愁红恰与人同。赢得一身憔悴,哪堪更对秋风。 清平乐·秋晓 雁声初到(雁声:大雁的叫声;初到:刚到达) 远梦惊回早(远梦:远方的梦境;惊回:惊醒,使回来) 残月残灯和泪照(残月、残灯:残破的月亮和灯光;和泪:与眼泪一同) 闲忆去年秋草(秋天的草木) 起来检点芙蓉(芙蓉:荷花) 愁红恰与人同(忧愁的红色恰如人的面容)
夕阳庭院锁芭蕉,凉风和雁高。芙蓉红褪满江潮,金塘知路遥。 罗袖薄、晚香飘,歌梁空燕巢。添衣小立紫阑桥,凄清闻凤箫。 译文: 太阳落山后,院子里的芭蕉叶被阳光照得发亮。凉爽的秋风和一群大雁在天空中飞过。红色的芙蓉花已经凋谢,江边的荷花也随着涨潮而退去,只有远处的小池塘还知道方向。女子身着轻薄的衣袖,晚上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歌声在空荡的屋梁上回响,但燕子已经不再在那里筑巢了
【注释】 长条:柳条。梳尽:梳理,整理。影珊珊:形容柳枝在风中摇曳的姿态。烟啼露冷风寒:形容秋天天气寒冷,烟雾缭绕,露水凝结,寒意逼人。暮鸦:黄昏时的乌鸦。栖遍:栖息遍布。小凭栏:指在栏杆边休息。无限堪怜:形容心中充满了伤感和无奈之情。犹傍朱楼舞袖,心惊落叶哀蝉:仍然像当年一样,在朱楼上翩翩起舞。心惊:内心惊恐不安。落叶哀蝉:形容秋天的景色凄凉,树叶落满地,秋蝉凄切地叫着。昔时攀折已相关
醉桃源秋海棠 愁红低影碧阑干,玲玲风佩寒。背人无语小屏山,相扶秋病阑。 宜翠竹、近苔钱,婵娟庭户间。相思种子隔年年,幽芳和泪鲜。 注释: 1. 愁红低影碧阑干,玲玲风佩寒:形容海棠花的红色在秋风中显得黯淡无光,仿佛低垂的影子一样,而风中的铃声也显得寒冷。 2. 背人无语小屏山,相扶秋病阑:描述一个人独自面对屏风,默默无语,像是在支撑着秋天的疾病。 3. 宜翠竹、近苔钱,婵娟庭户间
【注释】 满楼暮雨,对青山:满帘暮雨,指词人愁绪满怀。青山,代指远山,也暗寓了作者自己的心迹。 楼高香袖寒:高楼上的香气飘荡着,衣袖感到寒冷,形容孤寂无聊。 绿帆乱落水西湾:绿帆乱落,指江上船儿在暮色中乱纷纷地飘过。水西湾,地名,在今江西九江一带。 银筝无意弹:无心弹奏,指词人情思缠绵,无心弹筝。 金鸭冷、泪珠残,一庭红叶翻:金鸭冷,用金鸭炉取暖,以驱寒意,但已冷。泪珠残,流泪不止,泪痕犹湿。
下面是诗句、译文和注释的详细解析,以及对其赏析: 1. 诗句原文: 香闺夜警秋风度,青砧冷落梧桐露。淡月白离离,看人欲捣衣。 犀瓯香茗洁,无意尝兰雪。玉杵不曾鸣,谁听肠断声。 2. 译文: 在深深的闺房中,秋风吹过带来了阵阵寒意,而青石板上的砧石却显得那么冷清,仿佛连露水都感受到了这寒冷。月光下的庭院显得格外清冷,我望着那些即将用来缝补衣裳的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思乡之情。 3. 注释: -
红叶 青枫浦边,染就空江天暮。隔岸胭脂新雨堕,小楼肠断处。 秋露滴滴落,乱红被西风吹。翠袖拾起看几度,欲题无一语。 注释:青枫树在宽阔的河边,把空寂的江水和天空都染上了秋天的色彩。隔着河,岸边落下了胭脂色的细雨,落在小楼上引发了无尽的哀伤。乱红满地,仿佛被西风吹散了似的,翠绿色的衣袖轻轻捡起,看了又看,想要写下什么,却又觉得无从下笔。 译文:青枫树在河边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