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以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酬张少府》。全诗如下: 雨晴过小圃,园林旬始涉。 秋径水潺湲,积雨欣初霁。 寒山含夕照,孤竹霭馀烟。 暂息茅亭下,醉吟疏柳前。 注释: 1. 雨晴过小圃:在雨后的晴天中走过小院。 2. 园林旬始涉: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雨水之后,园林中的景色逐渐变得清晰。 3. 秋径水潺湲:秋季的小路旁边流淌着清澈的水声。 4. 积雨欣初霁:经历了长时间的降雨之后,终于迎来了晴朗的天气。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新春之际拜访马嵩高草亭并留饮的情景。 译文: 我踏着春天的脚步去寻找草亭,发现东园的大树都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突然听到席间的美人唱歌,不时有树上的鸟儿鸣叫。 自是陶潜偏爱饮酒,何妨阮籍未全醒? 看着太阳暖和和风儿来了,打算提壶到近郊去。 注释: 1. 步履寻春访草亭:步履(行走)寻找春天,探访一座草亭。 2. 东园嘉树蔼青青:东园的树木茂盛翠绿
【注释】: 1. 玉露——指秋露。 2. 竹竿——指秋竿,即秋天的竹竿。 3. 袅袅(niǎo)——轻盈飘动的样子。 4. 万籁空寂——万物都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 5. 孤鹤云间矫——孤雁在云中飞翔。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秋夜的景象。首句写秋露洒满大地,滴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声音。第二句写秋风中的竹子,摇曳生姿,好像在跳舞一样。第三句写秋夜的寂静,万籁无声。末句描绘了天空中的孤鹤展翅翱翔
注释: 江水浩渺,云雾缭绕,江流迢递,去越的孤舟随浪摇曳。微月尚堪乘晚棹,回风故遣息寒桡。正思吴地人方迩,为问枫桥路岂遥。此夜客肠翻欲结,高栖几处莫吹箫。 译文: 江水浩渺,云雾缭绕,江流迢递,去越的孤舟逐浪摇曳。微弱的月光尚堪乘晚棹,回风故遣息寒桡。正思念吴地的人近在咫尺,想问下枫桥的路难道遥远?此夜客肠翻欲结,高栖几处莫吹箫。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在平望驿遇到风阻,有感而发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晚年的感慨。前两句说:十年来,我的志向和相如一样少,可叹的是天地间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后三句是说:在行乐之中忽然碰到有酒可饮的朋友,不要说什么没有鱼吃(食无鱼)。遇到老朋友杨雄的宅第,只有老子的书。现在坐在小槛上,凉风从窗户里吹进屋里,想到故乡的柳树已经变得疏落了。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抒发了他内心的苦闷。 【注解】 遣怀 : 本指辞官回家闲居无事时写的诗篇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诗歌语言,最后再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解进行分析。此题的注释是:“须臾”“望见”。 【答案】 译文: 长久地站着等待月亮出来;不久东南上空出现了雨云。 一会儿天空变得一片碧蓝,望见浮云消散开了。 赏析: 《秋夜杂咏三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此诗写久立候月,有雨东南来,须臾天一碧
【注释】 奉寄兄:赠与兄长。奉,尊称。 兄弟此为别,江山几度愁:兄弟二人从此分别,故乡的江山令人无限忧愁。为别,指分手。 几度:多次;屡次。 猿啼千里夕,雁叫一声秋:猿猴啼叫,鸿雁南飞,都在秋天,这景象让人心伤,更添几分愁绪。 颜色何因觅,音书仍未收:不知兄弟的面容为何憔悴,音信也杳无音讯(未收到)。 天涯共多难,别绪更悠悠:在遥远的天边共同遭受苦难,别离的情怀更加深远绵长。 【赏析】
胜会不可常,良时耻幽独。 今日天气佳,相与上林麓。 历涧黄鸟鸣,随风幽兰馥。 雨馀曲水流,泉声韵丝竹。 念彼千载人,旷然遗高躅。 今兹挥一觞,欣对亦自足
徙倚棂轩前,萧散更悽恻。 凉风入我户,促织居我壁。 诗节忽变迁,感此意何极。 嗟我同心友,千里会一夕。 握手初论交,不辨主与客。 雅志慕古人,历历见肝膈。 鲍叔欢在今,平仲何必昔。 常恐大鹏飞,一朝复离析
新结小茅亭,彷若在空翠。 阒寂为柴门,竟日无人至。 篁叶风萧萧,日夕更森邃。 道经时一展,澹泊饶古意。 野人性疏阔,颇与世人异。 聊此避尘俗,亦是时共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