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分析诗歌结构的能力。《船泊三江口》是一首纪游诗,作者在游览了江南一带的湖光山色后,来到三江口,停船小憩,作此记游。全诗写景抒情相融,意境清美,情感真切。 第一句“满眼湖山丽,九峰负海隅”,描写的是诗人所见的湖光山色。“湖山”即指江南地区的山水风光。“丽”字用得极好,既写出了山水的美丽,又表现出诗人的愉悦之情。“九峰”指三江口一带的九座山峰,“九峰”一词
【解析】 这是一首和诗。原作为:“铃铎鸣山下,田畴雨露恩。经声连静舍,法语闭柴门。隐迹安无意,清思礼世尊。春风来拂面,依旧是乾坤。”此诗作于元大德八年(1304),作者奉敕扈从至大都谒陵,回銮路经盘山时,有僧智朴呈接驾诗。此诗即用其韵二首。第二首为和诗。 “铃铎”是佛教的法器,这里指僧人的铃声。铃铎在山中响起,表明皇帝已到。“田畴”,泛指田野。“雨露”,喻皇帝的恩泽
幸西省至太原 在朝廷中,皇帝驾临西省。 黎民仰望皇帝的圣驾,来到太原。 三晋力桑麻 三晋地区勤劳耕作。 纳稼知丰稔,祈年意静嘉 收获时知道今年丰收,祈求年景平静吉祥。 边无戍卒苦,巷有读书家 边塞没有戍守士兵的辛苦,街巷里有读书人的家庭。 此幸非游玩,隆冬见玉花 这是一次难得的幸运,不是游玩,寒冬见到美丽的花朵
诗句释义 1. 横经召视草,记事翼鸿毛: 这句描述了陈廷敬被召来起草诏书,同时用“记事翼鸿毛”比喻他的工作像大雁飞翔时携带的信物一样重要。 2. 礼义传家训,清新授紫毫: “礼义传家训”指的是家族中代代相传的礼仪和道德规范;“清新授紫毫”则形容他的文章清新、有创意,且能被后人继承。 3. 房姚比就韵,李杜并诗豪: 这里提到了两位诗人,房(杜甫)、姚(李白),他们都被拿来与陈廷敬相比
立冬微雨雪偶成 朔风拂户牖,梅蕊报门阑。 颁历小春候,同云十日寒。 琼花连雨润,侍女怯衣单。 念彼穷檐苦,还思盘石安。 【注释】: 1. 朔风拂户牖:北方的寒风吹拂着窗户。 2. 梅蕊报门阑:梅花的花蕾在门口和院子里绽放。 3. 颁历小春候:颁历是农历,小春是农历的一个节气,表示春天即将结束。 4. 同云十日寒:天空中飘浮着厚厚的云层,使气温骤降。 5. 琼花连雨润
乙酉南巡途间观麦少雨上巳日抵微山湖口闸春雨大霈因赋五言近体一首以志喜 农事遍东皋,心闲不自劳。 闸添济运水,风送逐渔篙。 雨罩湖光隐,春深日影高。 遥观两岸麦,乐志赋轻舠。 注释: 1. 乙酉:指农历年份,这里是指乙酉年(明朝嘉靖三十七年)。南巡:皇帝出巡南方。途间:在路途中。观:观看。麦:麦田。少雨:天气少雨。上巳:古代的节日,一般用于祭祀,后来也有踏青等习俗。抵:到达。微山湖
赋得当户翠峰稠 杳冥巉岩石,苍茫远近山。 案书无俗韵,侍女有云鬟。 静省参三教,动沦闭四关。 闲来偶独咏,自笑为开颜。 注释: 杳冥:幽深,深邃。巉岩:高峻的岩石,也作“巉险”。 苍茫:广阔无边,茫茫一片。无俗韵:不拘泥于世俗的韵律,指不追求形式上的华丽。 侍女:这里是指侍奉主人的女奴或女官。有云鬟:头发盘成云朵形状,形容女子发髻高而美丽。 静省:静思省察,指专心致志地思考。参:体会,体悟。三教
【注释】 甲申:指元至元二十年(1264)。谒陵:拜祀陵墓。回銮:皇帝回京。盘山:位于北京市西郊,有著名的石林、云峰诸胜。接驾诗:迎候皇帝的诗文。智朴:僧名,姓赵氏。舂容:春耕时的样子,形容老衲年高力衰,行动不便。 【赏析】 “廿载常轻步,年华去莫从”,诗人感慨时光流逝。 “古松分远近,老衲自舂容”,描绘了一幅幽远的景色和一位年迈的老僧。 “问及当时景,犹疑隔岭重”
诗句解析: 1. "长息上池水,偏疑寿世书。" 这句描述了一个人在池塘边长叹,心中疑惑地翻阅了那些关于长寿的书籍。 2. "七诊理不再,九候势全虚。" 这句话表达了对医学理论的怀疑,认为现在的医学理论已经过时,无法解释身体的真实状况。 3. "肱折知良术,身轻辨病除。" 这句意味着通过亲身经历疾病和恢复的过程,人们可以了解真正的医疗方法。 4. "名医非取利,涤脏足心舒。" 这是对医生的一种评价
诗句解析 1 赐吏部尚书宋荦予告还里 - 赐:皇帝或上级给予。 - 吏部尚书:古代官名,掌管全国的人事和吏治。 - 宋荦:人名,这里可能是指宋代的人物或宋代的一个诗人。 - 予告还里:意为被赐予休假,返回家乡。 2. 久任封疆事,苏台净点尘 - 久任:长时间担任某职位。 - 封疆事:边疆守卫或管理事务。 - 苏台:地名,可能是江苏的一个地方。 - 净点尘:清除尘埃。 -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