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黄河舟行即事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黄河舟行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 让我们来解读诗句: 五月山巅雪,四时不见花。 临流皆险浪,步岸是丛葭。 心为万年计,身离百日家。 郅支函首至,从此靖龙沙。 注释: - 五月:指的是夏天。 - 山巅雪:在山顶上的雪。 - 四时:四季。 - 见花:看见花朵。 - 临流:面对着河流。 - 皆险浪:都是危险的波浪。 - 步岸
保德州渡黄河 入塞河声壮,朝宗势拱环。 划疆分晋野,隔岸是秦山。 城郭巅崖里,旌旄浩渺间。 横流渡舟楫,前路指萧关。 【注释】 1、保德州:地名,在今陕西省北部的榆林一带。 2、入塞河声壮:指黄河水势浩大,气势如虹。 3、朝宗:古代称帝王或诸侯向中央政权进献贡物,这里指黄河水流到中原地带。 4、势拱环:形容黄河水流环绕着地势高峻的地方。 5、划疆分晋野:划分疆界,将晋国的土地分为两部分。 6
右卫驻跸 西陲古镇雄,土俗亦唐风。 边候年催箭,遥天月似弓。 干戈分禁旅,控制接云中。 细柳新营舍,精严面面同。 注释: 1. 西陲古镇雄:指的是西边边疆的古镇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2. 土俗亦唐风:这里的“土俗”指当地的风俗习惯,而“亦唐风”则表示这些风俗习惯与唐朝的风韵相似。 3. 边候年催箭:边境守卫的士兵每年都要被弓箭催赶着去巡逻边疆。 4. 遥天月似弓:形容天空中的月亮像一张弓一样高悬
晓雾迷前岭,蒙茸露未晞。 林中呼鹿罢,山下射熊归。 水绕周庐曲,原高众幕围。 时平疆域远,万里尽庭扉。 注释: 1. 晓雾迷前岭:早晨的雾气笼罩着前方的山岭,使得景色显得朦胧不清。 2. 蒙茸露未晞:树叶上还挂着早晨的露珠,还没有被太阳晒干。 3. 林中呼鹿罢:在森林中呼唤鹿儿结束,可能是指打猎归来。 4. 山下射熊归:在山下射猎后,带着猎物回到山下。 5. 水绕周庐曲:水绕过了周围的房屋
注释: 行围敖汉柰曼查鲁忒诸部落:这是一首描写军队出征的诗歌。"行围"是指行军围猎,"敖汉柰曼查鲁忒"是指敖汉、柰曼和查鲁忒这三个部落。 农暇巡侯甸,扬旌历远途:在农闲的时候,军队出去巡视边境,飘扬的战旗经过遥远的路途。 军容陈七萃,武事讲三驱:军队的阵容整齐,展示出七种不同的部队。军事上讲述的是“三驱”原则,即不攻击没有抵抗意志的动物。 永罢防秋戍,咸为首路趋:永远不再防御秋天的边防
【注释】: 1、秋暮——秋季傍晚,秋天。 2、落叶催寒早:落叶催促着天气转冷,使草木提前凋零。 3、山山草遍枯:到处是草木枯萎的景象。 4、雪晴麋得食:雪后的晴天,麋鹿找到了食物。 5、风急雁衔芦:大风急吹,大雁嘴里叼着芦苇。 6、松古纷披出:松树枝干苍老,枝枝叶叶都分叉开。 7、林深高下殊:树林深远,高低错落。 8、漫云沙塞地:就像在沙漠一样,到处都是沙土。 9、别自足饶腴:自己足够肥沃富饶。
【注释】 1.至:到,抵达。 2.廓尔沁:地名,在今蒙古国北部,与我国相邻。 3.支黄幄:搭建黄色帐幕。 4.长筵藉软莎:长席铺在大地上,垫着柔软的草地。 5.塞下:边境地区。 6.部落列山阿:部落分布在山谷之间。 7.法酒沾人醉:美酒让人陶醉。 8.椎牛飨众多:祭祀用牛羊来款待众人。 9.提携偕妇稚:带领妻子和儿女。 10.千帐动欢歌:成千上万帐篷里响起欢乐的歌谣。 【赏析】
【解析】 “西湖”的译文为:湖光明媚,春色满西湖。 “临幸及芳时”的译文为:春光正好,皇帝亲临赏花。 “浅翠堆山色”的译文为:远山近水,绿草如茵,浅绿色的山色与湖水连成一片。 “轻香拂水湄”的译文为:微风吹来阵阵香气,轻轻飘到水边。 “彩斿看自动”的译文为:游人驻足观赏,彩船在湖中缓缓移动。 “画鹢觉平移”的译文为:有画舫缓缓行驶,像一只大雁一样平稳。 “静坐观群类”的译文为:诗人静静地坐下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风高凤阁秋,万物变清幽。 - “风高”描绘了秋季的气候特征,秋风劲吹,使得风势很高。 - “凤阁”可能指的是某种建筑或地点,但在这里更可能是用来形容秋季特有的凉爽气息或氛围。 - “秋”直接点明了季节,而“万物变清幽”则表达了秋天带给万物的变化,万物在这个季节都显得更加清新、宁静。 2. 露冷凝仙掌,云寒聚岭头。 - “露冷凝”形象地描述了清晨时分
诗句解释 1 晚蝉声渐急,白雁暂高飞: “晚蝉”指的是傍晚时分的蝉鸣声,而“白雁暂高飞”则描述的是白雁(即大雁)暂时地飞得较高。 2. 月照湖光转,波连山色微: 月光照射在湖面上泛起波纹,与远处山脉的颜色交相辉映。 3. 荷疏知气肃,花老觉时非: 这里“荷疏”可能是指荷叶稀疏,暗示着天气转凉;“花老觉时非”表示花朵凋零,感觉到时间的变迁。 4. 不必愁秋冷,宫人自有衣: 尽管外面可能感觉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