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
注释 1. 白芙蓉:指荷花,白色象征纯洁。 2. 附歌:可能是一首抒情小诗配以歌曲。 3. 秋水阔兮秋露浓:形容秋季的景色,水面广阔且秋露浓重。 4. 盛华落兮叹芙蓉:感叹美好事物(如芙蓉花)最终凋零。 5. 菖花紫兮君不识:菖蒲花紫色而你却不知晓。 6. 萍实丹兮君不逢:荷叶上的果实(莲子)是黑色的,但你却未遇见。 7. 想佳人兮密静处:想象美丽的女子藏在幽静的地方。 8. 颜如玉兮无冶容
【译文】 东风晚来芳节将尽,敷紫华而荫碧湍。 凤凰鸟啊美如鸳鸾,具体微兮容色红。 【注释】 1. 敷:同“敷”,布。 2. “芳节阑”:指春光将尽,芳草已衰,百花凋落的季节。 3. 敷:同“敷”,布。 4. 紫华:紫色的花瓣。 5. 荫(yīn):遮蔽,这里指花木茂盛遮阴。 6. 碧湍(tuān):碧绿的流水。湍水湍急,形容水流急速,声势浩大。 7. 美斯鸟:美丽的鸟儿。斯,代词,此。 8. 类
【注】:楚山侧(楚)秋水(水边)(源)柏树(木名)美(美好)斯(如此)柏树(木名)托(依附)幽根(深根)条总翠(枝条繁茂)冬转茂(冬季生长茂盛)实垂昧(果实丰满)秋始蕃(秋季开始结果)彼(它)变化(变化莫测)不测焉(无法预料)知非(知道不是)张绪之精魂(是张绪的精魂。张绪,西晋文学家)。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柳柏的生长和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和生命哲理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
【注释】 1. 重忆山居六首:指诗人在龙伯钓鳌时(即龙伯之年,公元前475年左右),曾经到过罗浮山的山居。 2. 罗浮山:位于今广东潮州市境内,为五岭之一,有七十二峰。 3. 蓬莱一峰坼: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坼,裂开。指龙伯之年,曾到过罗浮山中。 4. 飞来碧海畔:飞来山,又名博罗山,位于今广东省惠州市境内,是罗浮山的一部分。 5. 遂与三山隔:遂,就;三山,即博罗、增城、龙门三山。指龙伯之年
重忆山居六首 钓石 严光隐富春,山色溪又碧。 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 余怀慕君子,且欲坐潭石。 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 注释: 1. 严光:东汉名臣,字子陵,南阳人。早年与汉光武帝刘秀是布衣之交,后来辞官归隐于富春江畔。 2. 山色溪又碧:山景和溪水又恢复了翠绿的颜色。 3. 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我钓鱼不是为了捕鱼,而是为了放松心情,享受自然。 4. 余怀慕君子,且欲坐潭石
桂花曲,仙女侍,董双成吹玉笙。 译文:仙女们在一旁侍候着,董双成在桂殿里吹奏玉笙。 注释:仙女,指仙女们。侍,在旁边伺候。董双成,指传说中的人物,他擅长吹奏玉笙。 河汉女,玉练颜,云軿往往到人间。 译文:天上的河汉女神,皮肤如玉,容颜美丽,常常驾着云车来到人间。 注释:河汉,指银河,古人认为天河和人世隔得很远,所以称天上为“河汉”。玉练颜,形容肤色像白玉一样洁白。 九霄有路去无际,袅袅大风吹佩环
注释: 清剡:指清澈的溪流。严湍:指水流湍急的山涧水声。潺湲:形容水流动的声音。双碧潭:指双碧潭,即双碧潭公园。适来:恰好来到。玩:欣赏。秋潭色:秋天的潭水景色。莫辨:无法分辨。幽兰丛:幽静的兰草花丛。难分:难以分辨。翠禽翼:翠色的鸟翼。迟迟:缓慢。洲渚步:在洲渚上散步。临眺:站在高处远望。忘餐食:忘了吃饭。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双碧潭的描绘
这首诗是作者在平泉山的杂咏之作中的第四首,题目为“叠石”。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析: 第1句:“潺湲桂水湍,漱石多奇状。” 注释:这里的“潺湲”是指水流舒缓的样子,而“桂水”则可能是作者所居住的一个地方。“湍”是指水流急速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清澈的桂水急流不息,石头上生长着许多奇特的形状。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桂水的流水和石头上的形态,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感觉。 第2句
【注释】 舴艋舟(zémǎn zhōu):一种轻便的小船。 鸱夷子:指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儿子太子,名僚,字少嗥,因封于乌程(今浙江安吉),故又称乌程侯,后为越王勾践所杀。 双阙(duō quē):指皇宫门上两旁建有高大的门楼,形似阙,用铜铁等材料制成,高五丈以上;也泛指宫阙。 五湖:太湖,古时称五湖,包括太湖、巢湖、洮湖、震泽、彭蠡湖。 杏坛:古代学宫前立有木制或石制的讲坛,称为“太学”、“辟雍”
【注释】 常爱:经常喜爱。仙都山:传说中的名山,又名“太白”。千仞悬:形容山峰极高。 迢迢(tiáo):遥远的样子。 海峤:海边的高峻的石崖。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赏析】 此诗为《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其三。此诗描写诗人在海边游览时,偶遇海中奇石而触发的联想。诗人对海上岩石的描绘,生动地勾勒出岩石挺拔、高峻的特点,并借此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怀念之情。 首联:“常爱仙都山,奇峰千仞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