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
四皓二首·四皓秦汉时 留侯在汉庭,四老在南山。 注释:刘邦的谋士张良(留侯)在汉朝宫廷中出谋划策,四位年高德劭的老人在南方的山中隐居。 译文: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留侯)在汉朝宫廷中出谋划策,四位年高德劭的老人在南方的山中隐居。 赏析:此诗描绘了张良(留侯)辅佐汉高祖刘邦治理国家的情景,以及四位隐士在南山中的隐居生活。诗中展现了张良(留侯)的智慧和谋略
清江曲 清江芙蓉玉般娇,岸边花草年年新。来鸿去雁不相认,晓露无声香气暗泣。 江楼缥缈如花人,望之见之不可亲。无限晴云锦树新,愁眉只向遥山颦。 遥山一千里,长在愁眉底。镜里繁华过眼空,遥山铸向青铜中。 遥山遥复遥,芙蓉霜早雕。明日愁眉为谁扫,月白江清天未晓。 【注释】 芙蕖:荷花。 清江:清澈的江水。 江楼:江边的楼台。 缥缈:形容轻淡飘忽的样子。 镜里:比喻虚幻的景象。 雕:雕刻。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此诗首联是写诗人乘春游赏,幽居闲适;颔联描写了诗人登上丘山,观化感怀的情怀;颈联写诗人对云门寺的喜爱之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篇以“游”为眼,从“登”“望”“游”三个角度写景抒怀,情与景相生,意与景交融,情景合一,自然成趣。 【答案】 译文:春天到来,我乘着兴致游览幽静之处,观赏着造化登临丘山。哀哀的溪声传来远远的壑谷,停车休息,想念云门寺
【注释】: 玉井:即玉井栏。烂赏:欣赏。金芙蕖:荷花的别称。日观:山名。倒卷青玻璃:形容山峰如青玻璃,倒映着太阳。风烟:指山水之间云雾缭绕。回首:回顾。莫潇洒:不要随便。南游:向南游览。准拟:预计。相招携:邀请一起游玩。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山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在山水间畅游的心情。首句“玉井烂赏金芙蕖”,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山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山中景色。第二句“日观倒卷青玻璃”
【解析】 本题为综合考查题,既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背诵情况,又考查考生理解诗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并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翻译时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把握,如“崔嵬”是山高耸的样子,“遗此千岁材”中的“遗”指遗留、留下
玉簪 堂前的秋日阳光汇聚,独自开放的幽香花朵显得格外清新。 它面对风姿绰约的一枝,含情脉脉地期待着哪个人? 含情不展,无法展现内心情感;情感未展,更显出真挚之情。 在月光下徘徊不定,仿佛在相亲相爱中徜徉。 因此想要有所寄托,风鬟如冰轮般渺茫。 注释: - 玉簪:一种古代女性佩戴的首饰,通常用玉石制成,形状像簪子。 - 堂阴:指堂屋的阴凉之处,也指代诗人所在的环境或空间。 - 秋气集
【注释】壬申:唐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一雨:指秋雨初降。乃:于是。孤注:赌上性命。锱(zī)寸:极小的量词。锱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十钱;一寸合二十分,约等于五厘。九年:指诗人自己从开元二十三年至天宝十一载共九年的仕途生涯。沧洲:大泽。趣:情趣。云初作:云彩开始形成。期待一如故:像过去一样。尚谓(dú):还认为。甫寸惊已狂:才一尺长的稻穗就已长得十分高了。及犁:等到耕种时。叹无数:感叹不已
张燕公读书堂 阴壁下寒泉,阳崖隐深洞。 想像张幽州,当年此弦诵。 遐情纳方寸,灏露惊宵梦。 既有真积功,岂无致时用。 不然起绝学,犹当垂后统。 济济唐开元,儒臣相伯仲。 文虽数燕许,名不并姚宋。 遂令百世下,烟霞抱馀痛。 寻幽纵步贪,怀古清歌送。 缅思白鹿翁,眼中见连栋。 兹山有道气,会遇或天纵。 聊以永今朝,白云不可种。 注释: 阴壁下寒泉,阳崖隐深洞:在山的阴暗一面有冷泉,山的明亮一面有深洞
【注释】 居然:山石突兀的样子。 颓:倒塌。 槛:栏杆。 川气生不极,翠润流衣巾:意思是山间溪水的蒸气升腾不断,湿润着衣服和帽子上的布巾。川气:指山间溪流的雾气,也即水汽。 林阴:树木成荫的树林,这里指山中的树丛。 薄暮:傍晚的时候,天色开始转暗。 酒色生微醺:指喝酒时感到有些醉意。微醺:微醉的意思。 歌声忽落谷,惊归欲飞云:意思是忽然听见歌声从山谷中传来,令人吃惊地想要像飞鸟一样回到山林中。
隐仙谷 山川含太古,风气如未开。 中有幽栖人,日暮斸苍苔。 吾胸素羲皇,人世不可谐。 此地复何地,恍若登春台。 山扃掩对峙,石径迷萦回。 桑麻连水竹,屋宇依山崖。 燕南避世谣,千古知我怀。 横渠百世师,一区竟相乖。 知音得元老,龙门有遗斋。 贱子孤旅人,念此良悠哉! 于世岂有望,居山亦无媒。 举杯对山灵,欲去仍徘徊。 他年要胜迹,此驾当招来。 译文: 山川蕴含着古老的气息,仿佛未曾开启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