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牛来丘山,大厦高崔嵬。
当年谁苦辛,遗此千岁材。
手持百松子,与之俱倾颓。
殷勤嘱造物,为护荒山隈。
今来见毫末,喜溢苍烟堆。
十年望根立,百年排风雷。
自此千万年,再见明堂开。
东家十年计,戢戢千头栽。
岂不早有望,求此良悠哉。
【解析】
本题为综合考查题,既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背诵情况,又考查考生理解诗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并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翻译时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把握,如“崔嵬”是山高耸的样子,“遗此千岁材”中的“遗”指遗留、留下,“为护荒山隈”中的“隈”是指弯曲的地方,都是关键词,翻译时要准确。最后要注意诗句的内容及意境的理解。
【答案】
译文:
万头牛来山丘,大屋高耸入云。
当年谁辛勤劳作?留下千年栋梁。
手持百颗松子,与它一同倾倒。
殷勤嘱造物,为护荒山隈。
现在来看它的根,喜溢苍烟堆。
十年望根立,百年排风雷。
此后千万年,再见明堂开。
东家十年计,戢戢千头栽。
难道早有期待?求此良悠哉。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诗人借种松之典意,表达自己的理想。诗前半部分写种松,后半部分写种松后的情状。首二句总说万牛来山丘,大厦高崔嵬,以“种松”作引子,然后才点题。“当年谁苦辛”,“苦辛”,辛苦劳苦。这里指的是当年种松的人,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接着写种松者留下的千年栋梁,这栋梁就是松,也是诗人的理想,也是诗人所追求的目标。第三四句写种松人的遗愿,希望造物主保护这座大山不倒塌,让千年的松长留人间。第五六句写诗人自己的愿望。诗人希望自己能像种松人一样,辛勤地工作,为人民造福。最后两句写诗人的志向。诗人希望人们都能像自己一样,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全诗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