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莘
【注释】 1、方壶:神话中的神山。自咏:自我抒发,即自我吟哦。 2、残腊天垂老:残腊,农历十二月末,指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天垂老,意谓天地之间仿佛垂垂暮年的老人。 3、新春日始孩:新春,农历正月初,指春节。日始孩,意谓春节的太阳刚从孩提时代(指婴儿)走来。 4、玄君:道家对天地自然万物的统称。浑沌:《庄子·应帝王》载,古初时“混沌未开,鸡抱卵于胁下”,后来“七窍分而气形生”,于是“浑沌为清
【注释】 方壶:即方壶山,在今江苏宜兴。 徵悟道:征,指应征出仕,悟道,指悟道出世。 太开怀:太,太和,指道家思想,太开怀,指大开胸怀。 托山花:以山花为依托。 水竹斋:以水竹为斋名。 【赏析】 《方壶自咏》是诗人晚年所作。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出世的向往与无奈,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篇写自己出仕后的经历,从入仕开始到辞官回家,一路走来,感慨万千,用典丰富,意境开阔
【注释】 (1)方壶:古人认为天地四方各有一壶,故称“方壶”。这里指方壶山。自咏:自己作诗吟唱。 (2)性静无一物:意谓心境宁静,不外驰于物欲。 (3)心生有万端:意谓心中所思虑、感伤、悲喜等情思纷繁。 (4)曾将魂魄炼:意为曾经修炼过心魂。 (5)不被鬼神瞒:意为不会被阴间鬼神欺瞒。 (6)纵步地虽窄:即便行走在狭窄的地面,也感觉不到其狭隘。 (7)仰头天自宽:即便抬头仰望天空
注释: 方壶自咏:我在方壶山吟咏。 三万六千刻:一万一千天。 四千三百时:一万三千年。 不思人事汩:不想世事的纷扰。 只怪岁华驰:只怪岁月的流逝。 拚命尝因道:拼尽全力去追求真理。 忘家亦为诗:忘记家庭是为了写诗。 幽怀聊自遣:内心郁闷,只好自己排遣。 俗子莫令知:不要告诉那些世俗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以方壶山为题,抒发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人通过描绘方壶山的自然景观
【译文】 白天常与俗人相伴,夜晚才能养我精神。 何时能建起草屋,终日关闭柴门。 迫于世事才写出文章,清闲无事道始为尊。 世上正怀想祖逖,我已吊唁刘琨。 【注释】 方壶: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草屋:简陋的房屋。 柴门:指柴草编成的门户,形容家境贫寒。 事迫:事情逼迫,指仕途不顺。文:文章。 身闲:身闲心不闲(即身闲道始尊)。 祖逖:西晋将领祖逖曾率军北伐,收复洛阳等城,后因朝廷内部斗争失利而返
【注释】 方壶自咏:以方壶自况。方壶,古器名。 无象始无假:没有形象就不存在虚伪。 有形斯有邪:有形体就有邪念。 盈虚怜日月:日月的盈亏,怜悯着天地万物之盛衰。 聚散笑烟霞:云霞的聚合与散开,嘲笑着世间万事之无常。 一性亦无我:本性也是无所谓我。 五行何况他:五行尚且不执著于他物,又何况其他? 谁能离火宅:谁又能离开这尘世的烦恼。 吾与上牛车:我们就像乘坐上牛车一样,随遇而安。 【赏析】
【注释】 1. 方壶:古代传说中盛水的玉器,比喻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2. 生死何时了:指生死的循环何时能够结束。 3. 盈虚:形容事物的盈亏变化。 4. 足伤:足以伤害或损害。 5. 谁能一刻静:意指在纷扰的世界中,谁能够保持片刻的宁静? 6. 大胜百年忙:意味着忙碌胜过了百年。 7. 反己求中帝:意在反省自我,寻找内心真正的目标和信仰。 8. 逢时说外王:在合适的时代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抱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此诗是一首抒怀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及对人生哲理的理解。“方壶自咏”一句点明主旨,诗人借“方壶”比喻自己,以“自咏”,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事体向晚境,情怀非少年。”这两句写诗人年岁渐长,世事沧桑,感慨颇多。“平生不得地,至死亦由天。”这是说人世间的一切,都逃不脱命运的安排,即使生前不能得到施展抱负之地
晚唐多处士,林亭足娱嬉。 吾乡盛儒冠,何园可栖迟。 贫者有不能,富者有不为。 我穷不出门,出门复坐驰。 此事我所叹,无地容蛟螭。 闻君筑小亭,幽怀正在兹。 况复扁野趣,未见已伸眉。 示我野趣诗一轴,邀我共赋野趣诗。 我思其义浸宏阔,操笔引纸频嗟咨。 古今何人得野趣,野趣不许凡人窥。 见君所赋我已会,赋我所见君勿嗤。 请从大庭栗陆葛天起,一片野趣无高卑。 居不悬金石,出不建旄旗。 衣不绘龙凤
一朵乌云起天末,倏忽长驱半天阔。 云头到处急雨来,雨脚错落飞河魁。 吹以南箕更豪横,打窗喷壁催吟咏。 恰惊瓦上碎珠跳,已快檐前银竹映。 平生不识南箕状,且看平畴翻翠浪。 恍然立我三湘间,欲著扁舟相跌宕。 风回雨霁天地新,良苗斗觉添精神。 天意更看七八月,明年无处可打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