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匪石
齐天乐·归后半载 归后半载,波外翁至,执手相劳,喜极而悲。 频频漂泊西南后,苔岑久忘同异。 半折芳馨,千茎鬓雪,携手危阑重倚。 羁尘暂洗,正烟月笼纱,晚天浮霁。 镜展山屏,向人犹斗旧眉翠。 番番花信过了,驻骖还认否, 觞咏前地。 树杂莺飞,堂空燕宿,如说人间何世。 因风皱水,怕才息惊涛,又添新泪。 倦眼慵开,乍逢如梦里。 注释: 1. 归后半载:指回家后过了半年时间。 2. 波外翁至
鹧鸪天 灵鹊檐前听未真。关山万里梦归人。杏含红泪难为别,苔绣青钱买得春。 倾白堕,送黄昏。葳蕤不分锁花魂。九衢流潦兼旬雨,恻恻残寒昼掩门。 注释: 1. 灵鹊檐前听未真:灵鹊,即喜鹊,传说中报喜的吉祥鸟。在屋檐下听到喜鹊的叫声,可能是预示有喜事发生。然而这只是一种迷信说法,实际上并没有科学依据。 2. 关山万里梦归人:关山,指边远的山脉,常用来象征远方或边疆。万里,表示距离遥远。梦归人
【诗句】 四字令·前后遍一二句暗韵,沈雄说 风吟露吟。霜侵雪侵。晚来庭院愔愔。采寒花自簪。 琴心妾心。青衿子衿。去鸿消息沉沉。自前春到今。 【译文】 我站在庭院中,听着风吹树叶的声音和露珠滑落的声音,感受到寒冷的气息。霜雪已经侵入了庭院,使整个院子显得更加寂静。我在采集着秋天的花朵,为自己的头发戴上鲜花作为装饰。 我的内心充满了对爱人的思念,就像琴弦被弹奏时发出的声音一样清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审清题目要求,注意答题格式,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此题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首先要明确这是一首词,然后根据词的内容来分析。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飞阁跨空起,凉雨永今宵”是开头两句,点明了这首词的标题;“梦浓便易惊破,帘外一丛蕉”写出了作者夜深时听到外面传来的风声和雨声,被惊醒后,看到窗外的芭蕉树,感到寂寞凄凉
诗句释义: - 暮景,画里。东去水。北归人。关山到处愁痕。剩乱鸦枯树,送残日孤云。风前驻马,变徵有声,谁唱惜余春。 译文: 在画中描绘着黄昏的景色。向东去的水道和向北归来的人。关山处处都是忧愁的痕迹。只剩下一群乱飞的乌鸦和一棵枯萎的树,在送走夕阳和孤云。在风中停下马匹,变调的音乐声传来,是谁在唱着可惜我的青春? 赏析: 这首诗以“暮景”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诗中的“东去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赏析、理解与运用。解答此题,考生要通读诗歌,从内容、主题等方面来分析,然后结合注释进行具体分析。“剪淞有梦,三十年前笺管共。”诗人以“剪淞”起兴,表达对叶楚伧的怀念。“笺管”,书信,代指书信来往。“三十年前笺管共”,回忆三十多年前两人曾通过书信往来互相唱和。“晦雨呜鸡”,“晦日下雨,天亮时鸡叫。”暗喻当时的政治环境恶劣,作者无法施展抱负。“记得杯乾烛跋时”
翻译: 春尽蘅皋路,鸣啼的黄莺还在催促着谁离去?风卷晴丝,在凤台鸳浦依依不舍。情深几许,林表山眉蹙锁。帘底歌唇含雨。 会心语,只有陈王赋,波静游龙欲驻。千里轻帆,难追戏流尘步。悄回伫,一片斜阳烟柳,前日嘶骢来处。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表达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的诗歌。全诗通过描绘春尽时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 “春尽蘅皋路,鸣啼的黄莺还在催促着谁离去?”这一句
诗句释义:浅浅双鸳印碧苔,秋千影里旧池台。 翻译:浅浅的鸳鸯印记着碧绿的苔藓,在秋千的影子里,曾经是那旧时的池台。 注释:浅浅的鸳鸯,指的是鸳鸯鸟,通常成双成对出现。"印"字在这里形容双鸳与碧苔的亲密接触,仿佛是鸳鸯的足迹留在了苔藓上,形成了独特的图案。"秋千影里",秋千是古代常见的游乐设施,这里暗示了曾经的娱乐场所;"旧池台"则可能是指过去的池塘和平台,这些地方曾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临江仙 卷地霜风侵客梦,几回验鬓添愁。帘纹如水屋如舟。好音鱼浪阔,残篆兽烟浮。 梦里浑忘筋力减,狂呼击楫中流。高天丸月冷于秋。山河新旧恨,一笛正当楼。 译文: 一阵卷地而来的霜风袭来,搅扰了我在梦中的思绪,几次醒来时,都发现自己的鬓发因忧思而增添了些许愁思。帘子上的花纹宛如流水一样,房屋也像一条船在水中飘荡。听到悠扬的乐曲,如同鱼跃波涛,海浪广阔;看到篆书的字体
高阳台 溅泪花开,伤心鸟说,不关春早春迟。绿转平芜,高楼惯感单栖。夜潮惊散填桥鹊,历星霜、深锁葳蕤。步尘香,何处相逢,陌上人归。 西园染柳熏桃遍,尚残寒料峭,晚雨凄迷。难得邻娃,隔花唱彻金衣。社前多少飘零燕,怨东风、漫绕空枝。尾翛翛,重定新巢,惜取芳时。 注释: 1. 溅泪花开:形容花儿在春风中开放得如此娇艳,仿佛带着泪水。 2. 伤心鸟说:鸟儿的啼叫声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悲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