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蘅皋路。鸣鴂还催谁去。风卷晴丝,依依凤台鸳浦。情几许。林表山眉蹙幕。帘底歌唇衔雨。
会心语。只有陈王赋。波静游龙欲驻。千里轻帆,难追戏流尘步。悄回伫。一片斜阳烟柳,前日嘶骢来处。

翻译:

春尽蘅皋路,鸣啼的黄莺还在催促着谁离去?风卷晴丝,在凤台鸳浦依依不舍。情深几许,林表山眉蹙锁。帘底歌唇含雨。

会心语,只有陈王赋,波静游龙欲驻。千里轻帆,难追戏流尘步。悄回伫,一片斜阳烟柳,前日嘶骢来处。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表达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的诗歌。全诗通过描绘春尽时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

“春尽蘅皋路,鸣啼的黄莺还在催促着谁离去?”这一句,诗人以生动的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蘅皋路是春末时节的道路,而黄莺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用“催”字,形象地描绘了黄莺在催促着谁离去的情景,使得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风卷晴丝,依依凤台鸳浦。”这两句则是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景色。晴丝是指晴天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地面上形成了细丝般的光线;凤台、鸳浦则是古代的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美丽的风景名胜之地。诗人以“风卷晴丝”和“依依凤台鸳浦”的形象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情几许,林表山眉蹙幕。”这一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林表山眉蹙幕,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诗人以“几许”和“蹙幕”来形容自己的情感,使得情感更加深沉和真实。

“帘底歌唇衔雨。”这一句则是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景色。帘底歌唇含雨,形象地描绘了春日的雨滴挂在帘子下面的情景。诗人以“歌唇衔雨”形容雨滴如同歌唇一样,形象生动而富有想象力。

“会心语,只有陈王赋。”这一句则是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会心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对方的心灵相通,只有这样才能说出内心的话。陈王赋则是引用了《楚辞》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之情。

“波静游龙欲驻。”这一句则是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景象。波静游龙欲驻,形象地描绘了春日水面平静如镜的状态,使得游龙得以驻足欣赏。诗人以“波静游龙欲驻”形容了春天的宁静和美丽。

“千里轻帆,难追戏流尘步。”这一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之情。千里轻帆,难追戏流尘步,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距离之远,以及难以追上对方的无奈心情。诗人以“难追戏流尘步”形容了自己的无力和无奈。

一片斜阳烟柳,前日嘶骢来处。”这一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回忆和思念之情。斜阳烟柳,前日嘶骢来处,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回忆的心情。诗人以“一片斜阳烟柳”形容了离别时的背景景色,以“前日嘶骢来处”形容了记忆中的地方,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