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色吹凉,渌波澄练,画阁下临无地。
横枝露剪,乱叶云迷,柳外去骢难系。
回首载酒江南,鹎鵊声中,袷衣初试。
甚韶光百五,落花风紧,黯然如此。
还梦入、断驿残灯,荒江孤棹,倚枕暗啼秋水。
河山故国,风雨中宵,不信有人憔悴。
翻叹平生为谁,怀远愁深,游仙词费。
但阑干尽处,弥望烟尘未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求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问“赏析”,考生应从内容、语言、手法等方面分析,然后结合全诗具体作答。此题可先通读全诗,明确主旨,再逐句分析,理解诗句的意思及情感,最后进行概括评价。
- 过秦楼的译文及注释
(1)译文:
夜幕降临时凉意袭来,碧波荡漾如同洗练过的丝绸。画阁临水,仿佛无边无际。
柳枝横斜,露珠像剪刀般剪裁,乱叶迷离,云彩笼罩着远处的去路。想骑马回江南,却难系住这匹马。
回想当年载酒江南游玩,鹎鵊鸟在树上鸣叫。初穿袷衣,试听那新曲。
多么美好的韶光,正逢百五之期,落花飘飞风也紧,如此惆怅。
又梦见入梦到断桥驿站的残灯,荒江上孤舟摇曳,倚枕暗地哭泣着秋天的江流。
河山故国,风雨交加中夜,不信有人憔悴。
反而叹息平生为谁,怀念远方的人而愁思满怀,游仙词费了那么多心思。
但阑干尽头,满眼烟尘未洗。
(2)注释:
①晚色吹凉:傍晚时分的凉意袭来。
②渌波澄练,画阁下临无地:碧绿清澈的水面,犹如一条白练。
③横枝露剪,乱叶云迷,柳外去骢难系:树枝横斜下垂,露水像剪刀一样剪裁下来;树叶纷乱迷蒙,云雾笼罩远方的路途。
④回首载酒江南,鹎鵊声中,袷衣初试:回想当年带着美酒游览江南,听到鹎鵊鸟鸣叫的声音。
⑤甚韶光百五,落花风紧,黯然如此:多么美好的时光,恰逢百五佳节,落花飘飘,秋风更紧,如此惆怅。
⑥还梦入、断驿残灯,荒江孤棹,倚枕暗啼秋水:梦中回到断桥驿站的残灯旁,荒江孤舟摇摇晃晃,靠在枕边暗自悲伤。
⑦河山故国:山河国土。
⑧风雨中宵:风雨交加的夜晚。
⑨不信有人憔悴:不敢相信有人因国事而憔悴。
⑩翻叹平生为谁:反而感叹平生为谁而活。
⑪怀远愁深:思念远方的人而愁思满怀。
⑫游仙词费:费尽心思做游仙词。
⑬但阑干尽处,弥望烟尘未洗:只见栏杆尽头,满眼都是烽火硝烟没有洗尽。
【赏析】
这首词描写的是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身世的感慨。词人以“过秦楼”为题,借写景抒发了对国事的忧心和自身境遇的悲慨。
上阕由景入情,先描绘一幅暮春景色图:“晚色吹凉,渌波澄练”,“晚色”既写时间是黄昏,又烘托氛围;“吹凉”既是说天色渐晚,又是说微凉之感袭人;“渌波”“澄练”则形容湖水清澈透明、波平如镜,写出了景物之美。接着写“画阁下临无地”的景象。“画阁临水”指画阁临于水中,“无地”则是指四周空旷,无法立足。“横枝露剪,乱叶云迷”,这是写柳树枝条横斜下垂如剪刀剪裁,柳叶纷乱迷离如被云雾遮住。“柳外去骢难系”则是写马儿欲行又止,难以牵缰勒住的情景。“回首载酒江南,鹎鵊声中,袷衣初试”,这里写的是词人回忆往昔江南游玩的情景。“甚”字承前启后,引出下文的感慨。“甚韶光百五,落花风紧”,意思是多么美好的时光,正逢百五佳节,落花飘飘,秋风更紧,如此惆怅。“黯然如此”,则将前面所写景致的优美与后面的感伤对比起来,更加突出了词人内心的忧愁。
下阕写词人回到现实之中的所见所闻:“还梦入、断驿残灯,荒江孤棹,倚枕暗啼秋水。”词人梦回故地,看到断驿边的残灯闪烁不定,荒江上孤舟摇摇晃晃,于是便靠在枕头上默默地流泪。“河山故国”,即山河祖国。“风雨中宵”,即风雨交加的夜晚。“不信有人憔悴”,意为不相信有人因此事而感到憔悴。“翻叹平生为谁”,则反问自己为什么这样活着?“怀远愁深,游仙词费”,意思是思念远方的人而愁思满怀,游仙词也花费了大量心血。“但阑干尽处,弥望烟尘未洗”,这里是说只是走到楼角的栏杆处时,眼前仍弥漫着战火硝烟的景象。词中通过一系列形象生动的画面,把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表现了出来。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借古喻今,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自身境遇的悲慨。
【答案】
过秦楼的译文及注释
(1)译文:
夜幕降临时凉意袭来,碧波荡漾如同洗练过的丝绸。画阁临水,仿佛无边无际。
柳枝横斜,露珠像剪刀般剪裁,乱叶迷离,云彩笼罩着远处的去路。想骑马回江南,却难系住这匹马。
回想当年载酒江南游玩,鹎鵊鸟在树上鸣叫。初穿袷衣,试听那新曲。
多么美好的韶光,正逢百五之期,落花飘飞风也紧,如此惆怅。
又梦见入梦到断桥驿站的残灯,荒江上孤舟摇曳,倚枕暗地哭泣着秋天的江流。
河山故国,风雨交加中夜,不信有人憔悴。
反而叹息平生为谁,怀念远方的人而愁思满怀,游仙词费了那么多心思。
但阑干尽头,满眼烟尘未洗。
(2)注释:
①晚色吹凉:傍晚时分的凉意袭来。
②渌波澄练,画阁下临无地:碧绿清澈的水面,犹如一条白练。
③横枝露剪,乱叶云迷,柳外去骢难系:树枝横斜下垂,露水像剪刀一样剪裁下来;树叶纷乱迷蒙,云雾笼罩远方的路途。
④回首载酒江南,鹎鵊声中,袷衣初试:回想当年带着美酒游览江南,听到鹎鵊鸟鸣叫的声音。
⑤甚韶光百五,落花风紧,黯然如此:多么美好的时光,恰逢百五佳节,落花飘飘,秋风更紧,如此惆怅。
⑥还梦入、断驿残灯,荒江孤棹,倚枕暗啼秋水:梦中回到断桥驿站的残灯旁,荒江孤舟摇摇晃晃,靠在枕边暗自悲伤。
⑦河山故国:山河国土。
⑧风雨中宵:风雨交加的夜晚。
⑨不信有人憔悴:不敢相信有人因国事而憔悴。
⑩翻叹平生为谁:反而感叹平生为谁而活。
⑪怀远愁深:思念远方的人而愁思满怀。
⑫游仙词费:费尽心思做游仙词。
⑬但阑干尽处,弥望烟尘未洗:只见栏杆尽头,满眼都是烽火硝烟没有洗尽。
【赏析】
这首词描写的是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身世的感慨。词人以“过秦楼”为题,借写景抒发了对国事的忧心和自身境遇的悲慨。
上阕由景入情,先描绘一幅暮春景色图:“晚色吹凉,渌波澄练”,“晚色”既写时间是黄昏,又烘托氛围;“吹凉”既是说天色渐晚,又是说微凉之感袭人;“渌波”则表示湖面波光粼粼;“澄练”则形容湖水清澈透明、波平如镜。接着写“画阁下临无地”。 “画阁临水”,指画阁楼靠近水边,“无地”则是指四周空旷,无法立足。“横枝露剪,乱叶云迷”,这是写柳树枝条横斜下垂如剪刀剪裁,柳叶纷乱迷离如被云雾遮住。“柳外去骢难系”,则是写马儿欲行又止,难以牵缰勒住的情景。“回首载酒江南,鹎鵊声中,袷衣初试”,这里写的是词人回忆往昔江南游玩的情景。“甚”字承前启后,引出下文的感慨。“甚韶光百五,落花风紧”,意思是多么美好的时光,正逢百五佳节,落花飘飘,秋风更紧,如此惆怅。“黯然如此”,则将前面所写景致的优美与后面的感伤对比起来,更加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