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巍
【注释】 1. 羡汝同南去:羡慕你一同南去。 2. 嗟予独北还:感叹我独自向北回来。 3. 离筵临野水,客路入秋山:离别的宴会在郊外,旅途进入秋天的山中。 4. 世故谁相语,尘心自不闲:世间的烦恼事,谁人可以相告;世俗之心,自然不能平静。 5. 那堪分手处,日暮冷泉关:哪堪忍受分手时的伤感,夕阳西下时冷泉关。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于诗人辞官南归之际,写于赴任途中。 首联“羡汝同南去
汾州赠孔文谷先生二首 其二 早晨,我给您写了很多封书信,也曾把您的名次告诉玉殿的官员。 我才能不足,不能像您那样被重用;我的志向与您一致,我们志同道合。 我在山中找到一块石头,占卜后觉得它像愚公移山一样合适,因此把它送给您做农具。 我不因为自己是帝王的后代就放弃事业,事业岂能就此终止
望箕山怀许由 箕山是隐居之地,逸驾接崆峒。 孤冢悬在云外,芳名留世中。 圣朝尚不仕,潜德何其长? 余亦尘埃客,徒怀高士风。 注释:箕山是古代隐士许由的隐居地。逸驾即指隐者逍遥自在地乘着车子。崆峒是道教传说中的神山。这里用崆峒作比喻。孤冢就是坟墓。芳名就是美好的名声。这两句写箕山的隐者,他们逍遥自在,过着神仙般的日子,而他们的美名却流传于世,被人们称颂。圣朝犹不仕,潜德更何穷。圣朝指朝廷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渡滹沱水的场景,展现了其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 1. 夜渡滹沱水:描述了作者在夜晚渡过滹沱河的情况。 2. 茫茫几里宽:形容渡河时河水宽广,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3. 舟行人不觉:表达了作者在渡河时的宁静与放松,与外界的喧嚣隔绝。 4. 波动棹声寒:描述了划船时桨触水产生的声音,以及这种声音给作者带来的寒冷感觉。 5. 彼岸千灯候:描绘了渡河后看到的岸边灯光
诗句释义 1 石岭月初上:描述清晨,月亮初升时,石头山岭上的景色。 2. 登登仆从劳:形容旅途中辛苦劳累。“登登”是重复的音,表示连续不断的意思;而“仆从”指的是随行的人。 3. 山城秋路远:描述了秋天时,山城的路途遥远。“山城”指的是山中的城市,“秋路”指的是秋天的路途,“远”表示距离感。 4. 戍鼓夜深高:夜晚时分,远处传来了戍楼(边关)的鼓声,声音深沉而遥远。 5. 驱马临重隘
【注释】闻喜公署:指唐玄宗的宰相李林甫。言怀:表达自己的情怀。寂寞淹山馆,寒城下夕阴:山馆寂寞寒冷,夕阳西斜。 迂怀空慕古,抚事已成今:怀想古人,但事已非,无法改变现状。路远乡书少,天高秋意深:离家很远,写信困难,秋天的景色让人感到孤独、凄凉。不堪客思苦,月出更闻砧(zhēn):不能忍受客居他乡的思念之苦,月亮升起时更听到远方传来的捣衣声。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异乡怀念家乡亲人和往事
路中逢立春 箫鼓迎春日,喧喧客里闻。马消边地雪,旗暖晋山云。 隐隐川光动,微微柳色分。田园正好去,莫待有移文。 译文: 在路上遇到了立春, 吹箫打鼓迎接春天的到来, 在喧闹的人群中听到。 马匹消耗边地积雪, 旗帜暖和着晋山的云雾。 远处的山川光影闪烁, 细微的柳树颜色分明。 田园景色正合适去欣赏, 不要等到有书信再离开。 注释: 1. 箫鼓迎春日:吹箫、打鼓来迎接春天的到来。 2.
【译文】 夜宿吴城驿,雪色漫漫。 乱后人家少,山深灯火寒。 悲风吹古树,入梦似惊湍。 明日黄芦岭,弥知边路难。 【注释】 宿吴城驿:在今江西南昌市。 孤城:指吴城。 漫漫: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乱后:指战争结束后。 人家少:指战乱后人口稀少。 山深:指山势高峻,人迹罕至。 灯火寒:指山中人家很少,所以夜晚的灯光也显得冷清。 古树:指战争后的树木。 入梦似惊湍
【注释】 沾化夜集感旧:沾化,古郡名。沾化县位于今山东阳信县北,为古代海州之一部分。夜集,即在夜间聚集。张灯惜此筵,点灯设宴以纪念故友。张灯,指挂灯结彩,表示喜庆和欢乐。惜,珍惜、留恋。此筵,指聚会的场所。 故人嗟老矣,吾鬓亦苍然:故人,老朋友。嗟,叹词,表示感叹。老矣,年纪已高。吾鬓亦苍然,我的双鬓也变白了。吾,我。苍然,发色如霜,形容头发花白。 雨响残秋地,城分不夜天:雨声响亮,是秋天的声音
【解析】 此诗为杜甫在战乱期间流寓夔州时所作。全诗写“我”的所见、所思、所感,抒发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感慨,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其一 “当年沽酒处”,回忆昔日与友人欢聚畅饮的情景。“沽”,买。“旧”指从前。 其二 “此日一人无”,今日已无一人同饮,诗人独自独酌。 其三 “回首悲陈迹”,回头望去,只见往日繁华已成陈迹。“悲”,悲痛。“陈迹”,昔日的遗迹。 其四 “浮生愧老夫”,“浮生”虚妄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