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浩
诗句:“游夏渊源鲍谢才,声名虽泯思无涯。” 译文:才华横溢的游、夏、渊源、鲍、谢五大家的风采依然被人们传颂,尽管他们的名声已经消失,但他们的思想却永无止境。 注释:“游夏渊源鲍谢才”指的是历史上的五位杰出文豪,即游酢、苏轼、黄庭坚、王安石和曾巩,他们分别是宋代的著名文学家。“声名虽泯思无涯”则表达了即使这些文学家的名声已经消散,他们的思想却依然广为人知,影响深远。 赏析
【注释】 1.侧席求:指帝王召见,听取意见。 2.献替:指进献建议,提出批评和补充。 3.刑名:这里指刑法。 4.晁错:西汉大臣,曾因言事触怒文帝,被诛杀。 5.忠义:这里指忠诚、正义。 6.坤臣:指皇后。 7.夕闼:指后宫内的门户,也泛指后宫。 8.怀鼎志:指有帝王之志。 9.裤襦讴:指宫廷中的歌声。 10.鹤驭:神话传说中的仙鹤。 11.丛宵:深夜。 12.造物游:与自然界造化之神一起游乐。
生居宅相宠无伦,来荫金枝德有邻。 夫拥斋旄仪上宰,身兼郡主国夫人。 方看十子翻丹凤,忽忆三山驾紫麟。 霜洁兰薰全懿美,史官秉笔正訚訚。 注释: 生居宅相宠无伦(生:赵开府;宅相:宰相的别称;宠:宠爱;无伦:无与伦比) 来荫金枝德有邻(来:来到;荫:庇护;金枝:比喻尊贵的身份和地位;德:道德;有邻:有近邻) 夫拥斋旄仪上宰(夫:丈夫;斋:古代官吏的帽子;旄: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帜,这里指旌节;仪:仪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对诗歌进行赏析。“丞相魏大观文挽辞”是这首诗的题目,全诗共五十六句。首联写诗人与同僚的交往;颔联写自己惭愧于先贤;颈联写退居后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慨。 【答案】 ①魏了翁(1177—1237),南宋政治家、词人。②姚江:今浙江宁波。③凤沼:指朝廷。④三径
【注释】 梁谏议:指宋代的诗人梁克家。吴殿院:指宋代的诗人吴泳。江皋晚望:即《江皋晚景》。烟销晴日淡笼沙,伫立江皋望眼赊(shē)。意思是说天边的云彩渐渐消散,阳光照耀着大地,映照在江边沙滩上,显得格外明亮。 金刹倚空知梵宇,青蓑著艇见渔家。意思是说寺庙依傍着山峦,高耸入云霄;渔船载着渔民出外打鱼,穿行在江面上。 时平喜听三京复(fù),乱定还拚两鬓华。意思是说国家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虞好古挽辞 虞好古,字子大,号青霞,浙江仁和人。有《青霞集》。 蹑屩担簦不厌频,治安有策上严宸。 朝为逆旅马助教,暮作南昌梅子真。 岂是天教亡寸禄,只应身欲到三神。 从今遂泯凌云气,挂剑寒松泪满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虞好古的挽词: 他踩着鞋子,扛着行李,奔波忙碌不停歇,为了国家太平出谋划策。 他早晨在旅店做马帮教书先生,晚上又变成了南昌梅子真。 难道是上天要让他失去俸禄吗
竹院昙老病目寄诗索和走笔次韵 平生双眼只观书,今日休分紫夺朱。 青白泯然从客至,席阶及也要人扶。 丹砂伫使清明在,金屑应嫌计策疏。 幸有铄迦全透顶,不妨洞见混元初。 注释: 竹院:指寺庙中的竹林。昙老:即慧远大师,是东晋时期的高僧。病目:眼睛生病。寄诗:给某人写信或送诗给他。索和:请人帮助完成诗词的创作。走笔:随手写成。次韵:按照原韵的格式写诗。 平生双眼只观书,今日休分紫夺朱。 注释: 平生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谪居黄岩期间。首联写道林的清高脱俗,“清新”是诗人自比。颔联写刘廷佐寄来诗稿,称自己为“谪仙”。颈联写友人的声名远播和对友人的怀念。末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此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含蓄蕴藉,情真意切。 【答案】 (1)首联:道林袖里出清新,珠玉离离光照邻。 译文:道林袖中拿出的清新的诗句,如同珍珠宝玉一样闪耀,照亮了邻居。 注释:《晋书·王献之传》
【注释】 林通判:即林皋,宋时泉州人,曾任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挽辞:挽词,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哀悼死者。夕郎:暮色苍苍。凛凛:寒威逼人的样子。馀风烈:指余热犹存的气势。有女犹为世妇师:指妻子仍能作为丈夫的良师益友。处己:指修身自律。德厚:品德深厚。贤路:通向仕途的道路。已名驰:名声已远扬。零露铭旌湿:指秋露滋润,墓前的石碑上的铭文湿润了。晓月沉光独鹤悲:早晨的月亮落下的时候,只有一只鹤在悲鸣
【注释】 骎骎:快马疾驰的样子。 宁亲:为父母分忧。 相就:相互接近,指兄弟关系。 二男:指曾大卿的儿子。 八座太夫人:指曾大卿的母亲。 斑衣侍紫宸:指曾大卿在皇帝面前侍候着。 【赏析】 送曾原伯大卿赴江东漕运 阔步骎骎上要津,忽求补外为宁亲。 不贪农扈登卿月,正喜秦淮拥使轮。 相就二男真孝子,益尊八座太夫人。 临岐勿复深言别,看即斑衣侍紫宸。 这首诗是诗人送其兄曾大卿赴江东漕运所作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