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起元
转官志感 端居咏伐檀,囊粟非所安。 狗马初病力,谒告归就闲。 荏苒忽五载,黾勉趋朝班。 未几使河洛,衔命犹未还。 转冠出望外,惊魂忸我颜。 此职不以劳,储养义理间。 不能行也咫,使我羞素餐。 何以报高深,任道庶无患。 释义:我端居无事,吟咏伐檀的诗篇表达我的志向;我囊中只有粟米,并不安于现状。我像狗和马一样生病了力气,所以请假回家休息。不知不觉间已有五年,我努力地为朝廷效力,但还没有返回来
箜篌引 令序还选胜,良友追欢游。 层台见远岫,垂杨并清流。 越儿何婉娈,吴唱和且柔。 曲罢将进酒,好鸟如名讴。 壶浆各殊酿,杂俎仍异羞。 徙倚但取适,觞酌无劝酬。 舞雩非燕朋,索居义所尤。 再申伐木章,偲偲何所求。 清言启中扃,芝兰开林幽。 托身承明卢,庶务素非遒。 良时共欣赏,何必升丹丘。 光阴如逝川,相乐其忘忧。 【注释】: 令序还选胜:令序是古代朝廷颁布的一种文书,用以规定礼仪制度
【注释】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这是一首仿效陶渊明《饮酒》组诗的诗歌,共二十首。陶潜(365-427),字元亮,东晋时期诗人,世称靖节先生。这首诗是他晚年写的,表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薄,以及对自然、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真谛的认识。 天民彦:天民,即天民先生,指陶潜;彦,即贤士。 慨世少复真:慨叹当今世上少有像陶潜一样的真正的贤者。 吾真既不复:我的志向与真情已经无法复得。 弥缝:弥补,补救。淳:纯正
【注释】 首阳:指商朝末年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柳下:指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在民间的食客,有三千人,号称门下食客三千人。百世兴其风:意思是说这种高尚的节操将流传百代。君子胡不由:君子为什么不从正道行事呢?哆口谭时中:意谓高谈阔论。时中:指符合时代潮流。吾门恶乡愿:我的门徒厌恶那些虚伪的乡愿。无为徒尚通:意谓徒然追求通达而不务实际。学步失邯郸,学箕斯良弓
【注释】 《丁祀师祠恭纪》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诗。诗中“宪章者谁氏”指代作者自己,“旴江贤”指的是诗人的老师、江西人曾巩(字子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和老师的恩师的崇敬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丁祀师祠的景致,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和老师的恩师的崇敬之情。 1. "明明维我祖,皇极何平平":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祖先是如此伟大,伟大的道理是如此的公平。”这里的“皇极”是指天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丁祀师祠恭纪》一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和道德修养的认识。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1. 嗟予何弗类,扫门自壮岁。 (叹息我为何不能与你们一样,年轻时就扫清门前的杂草) 注释:嗟,叹词;何弗类,为什么不像我;扫门,扫除门前的杂草,比喻清除心中的杂念;自壮岁,指年轻时。 2. 忽忽强以衰,何能无罪悔。 (忽然感到自己衰老,怎能没有罪过和悔恨) 注释:忽忽,突然
【注释】 陶徵君:指晋代诗人陶潜(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局局当世士:局局,即处处。当世士,指处在当时的人。 陷井聊自得:陷井,陷于困境之中;聊,姑且。自得,自满。 秋水篇:即《秋水篇》。 神理:精神、道理。 舍双睫:指除去双眼上的睫毛。 化人国:即神仙居住的地方。 丧我:失去自我。 隐几:《论语·述而》:“子于是日,枕块而眠。”隐,躲藏,这里是坐卧的意思。 【赏析】
【注释】 ①丁祀师:指春秋时鲁国乐正师襄,他是孔子的弟子。 ②对:面对。 ③淇竹园:淇水边的竹林园子。 ④双双槐:成双成对的槐树。 ⑤祇树:即“杞树”,一种乔木。 ⑥千里朋:远方的朋友。 ⑦勿疑:《诗经·小雅·鹤鸣》有句云:“我有嘉宾,中心贶之。”《论语》亦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里以“勿疑”表示希望朋友不要误解。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到访师襄庙祠,发现庙祠大门易于辨认
【注释】: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模仿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孔门:指孔子的学说。《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门言为仁,欲仁仁即至,孔子说:“君子应当以仁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只有实行仁的人,仁才会自然来到。” 譬彼中山酒,一饮千日醉:比喻那些贪恋酒色的达官贵人,他们沉醉于美酒之中,整天饮酒作乐,以至于千日沉醉不醒。 乘坠俱不知,宁复论造次:即使有人因为醉酒而跌倒在地
【注释】 拟陶徵君:模仿陶潜的诗歌。从姑山(在今安徽宣城):山上有一座姑孰山,山上有一处姑孰寺。姑孰寺旁有一个小山,称为从姑山。天门:指天门山。此山位于安徽当涂县西北,是著名的风景区。划然:形容山势陡峭。仙翁:指仙人。圣学:儒家经典,这里指孔、孟之学。江河:这里借代自然界。损至精:损害了最高的精粹。金石:这里借代金属与石头。稽首(qǐ shǒu):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头叩地,手着地,两膝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