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言为仁,欲仁仁即至。
譬彼中山酒,一饮千日醉。
乘坠俱不知,宁复论造次。
海上逐臭夫,汲汲求富贵。
于我如浮云,蔬水有真味。

【注释】: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模仿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孔门:指孔子的学说。《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门言为仁,欲仁仁即至,孔子说:“君子应当以仁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只有实行仁的人,仁才会自然来到。”

譬彼中山酒,一饮千日醉:比喻那些贪恋酒色的达官贵人,他们沉醉于美酒之中,整天饮酒作乐,以至于千日沉醉不醒。

乘坠俱不知,宁复论造次:即使有人因为醉酒而跌倒在地,也不知道扶起他,更不用说再去讨论如何应对紧急的情况了。

海上逐臭夫,汲汲求富贵:比喻那些追逐名利地位的人们,他们像在大海中追逐气味的人一样,急急忙忙地追求财富和地位。

于我如浮云,蔬水有真味:对我来说,那些功名利禄就如同天空中的浮云一般飘忽不定,没有实际意义。只有简朴的饮食,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和讽刺。作者认为人们应该遵循孔子的教导,以仁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沉迷于物质享受和权力地位。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第一句“孔门言为仁,欲仁仁即至”,意思是说,按照孔子的教导去做,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仁的回报。这里的“孔门言”指的是孔子的言论,“为仁”指的是行仁。作者认为,如果能够真正地去实践仁,那么仁就会自然地到来。

作者用“譬彼中山酒,一饮千日醉”来比喻那些贪恋酒色、沉溺于享乐的人们。他们就像中山酒一样,一旦喝上就难以自拔。这两句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揭示了社会上一些人只注重感官享受、不思进取的现象。

第三句“乘坠俱不知,宁复论造次”,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观点。他认为,对于那些因为醉酒而跌倒的人来说,他们可能连扶起都来不及,更别说再去讨论如何处理紧急情况了。这暗示了社会上有些人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规划和责任担当的问题。

最后两句“海上逐臭夫,汲汲求富贵”和“于我如浮云,蔬水有真味”,则进一步揭露了那些追逐名利地位的人们的本质。这些人就像是海上追逐气味的人一样,一心想要追求财富和地位。然而,在他们看来,这些名利地位如同浮云一般飘忽不定,没有实际的意义。相反,对于简朴的饮食和真实的人生体验,却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深刻,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批评与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