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注释】 肃肃:柳条的枝叶繁密貌。一棹(zhào):一叶轻舟。 杜鹃啼蜀(dú zhī tí shǔ):传说中杜鹃鸟暮春时飞入西塞山,直到秋天方才返回,所以有“杜鹃啼归血”的说法。 生草木: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 【赏析】 《谒金门·其一和昌甫》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以柳、溪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清幽景致,表现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思念之情。 首句写杨柳枝头新绿一片
诗句原文: 花影半。晴色乍开云卷。择胜寻春愁日短。雨馀山路晚。 译文: 花的影子一半,晴朗的天空刚刚展开云雾。为了寻找美丽的春天,我满怀忧愁,因为时光短暂。雨后山路的傍晚格外宁静。 注释: - 花影半:花朵的影子只映出一半。 - 晴色乍开云卷:天空突然放晴,云朵开始散去。 - 择胜寻春:选择最好的景色来欣赏春天的美。 - 愁日短:为时光短暂而感到忧愁。 - 雨馀山路晚:雨过天晴后
那复有。气味醲于春酒。犹向故乡怀印绶。相过何日又。 吐出心肠锦绣。问我阿娘依旧。娘亦祝君如柏寿。相看霜雪后。 注释: 谒金门·次韵虞万州刚简以 那复有。气味醲于春酒。犹向故乡怀印绶。相过何日又。 吐出心肠锦绣。问我阿娘依旧。娘亦祝君如柏寿。相看霜雪后。 译文: 还有什么呢?我的味道醇厚如同春酒。我还怀念着家乡的官印和绶带。什么时候才能与你重聚啊? 我的心里装满了锦绣般的美好愿望,你还记得吗
【注释】: 春雪:春天的雪。 卷帘花满院:打开窗帘,看到满院的花朵。 涌金门外见:从涌金门(在今杭州)外看见飞絮乱舞的景象。 【译文】: 春天的雪还没有融化,谁把梅花剪裁裁剪成玉般晶莹?都说梅花梢上开得还不全,打开窗帘,满院子都是盛开的梅花。楼上暖酒歌声融融,楼下水波烟景悠悠荡荡。却好像从涌金门外看见飞絮乱舞的景象。 【赏析】:
【注释】 谒金门·其二重午:词名。双调,六十八字。上片起首二句“幽槛暑”三字点题,写词人于重阳佳节之际登高远瞩,只见碧绿的池槛中飘荡着袅袅凉风,又见那蒲叶猎猎作响。下句“楚天梅熟雨”三字则描绘出一幅细雨蒙蒙、烟雨朦胧的景象,使人们联想到诗人当年曾游历过的潇湘之南浦,而如今却只能魂断画船箫鼓之中了。“楚天”二句:化用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此处“楚天”暗指湖南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秋蕊香”、“金莲花”。双调一百三十七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平韵。 几许:多少。 蓼(liǎo):一种草本植物,开有蓝紫红色小花,叶有棱和刺。 败荷:枯萎的荷花。 烟渚:雾气笼罩的水边小洲。 贴水飞鸥:在水面上的飞翔的鸥鸟。 江欲暮:江水将要日落。 双城:指苏州。 扃(jiōng):关闭。 【赏析】 这首词是写闺人思远客之情。起首三句,点明时令,描写景致
诗句解读及译文 第1句 解释: “深院静”描述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深院"可能指的是一个封闭或安静的场所。 译文: 深院里一片宁静。 第2句 解释: "隔叶鸣禽相应"意味着鸟儿在树间相互呼应,发出悦耳的声音,"隔叶"形容的是树木间的空隙,而"鸣禽相应"则描绘了鸟儿的和谐鸣叫。 译文: 隔着枝叶之间,鸟儿相互呼应,发出欢快的叫声。 第3句 解释:
谒金门 寒半退。斜掩小屏珠翠。柳眼才醒桃欲醉。日高帘影碎。 暗解鸳鸯罗带。独立晚风谁会。心事悠悠人好在。画桥流水外。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凤衔杯”、“锁离愁”、“玉漏迟”等。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五句三平韵或四仄韵。 寒半:指初春时节,气候渐暖但尚未完全回暖。 斜掩:轻轻遮住,形容女子娇羞的样子。 柳眼:指柳树发芽的嫩芽。 桃欲醉:桃花盛开得非常旺盛,仿佛快要喝醉了一般。 日高:太阳升高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要分析诗歌的体裁,注意作者及创作背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并据此进行赏析。 词的上阕写闺中人孤独寂寞之状。起两句是说,室内帘外
谒金门 罗袖褪,短鬓独搔谁恨。叶叶秋声风衮衮,万端心一寸。 钗凤镜鸾谁问,想见粉香啼损。倩尽飞鸿终未稳,夜来寒陡顿。 注释: 罗袖褪:指罗制的衣袖已经褪色。短鬓:指头发变白了的鬓发。谁恨:指有谁来恨。 叶叶秋声风衮衮: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如同在翻滚。万端心一寸:指心中有许多念头,但只有一寸长。 钗凤镜鸾谁问:指不知道谁问。钗凤镜鸾,都是古代女子的首饰。谁问:指不知道是谁询问。 想见粉香啼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