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胤骥
芥浮阁二首 亦足成隐居
【译文】 人生少年时期,喜爱游赏冬至; 痴儿三五成群,狂放放纵无顾忌。 如今渐已长大,却感觉心情与以前不同; 不惜事业赊欠,不惜居诸费用。 但每当良辰佳节,害怕欠债便不满足; 虽然也聊且任性,发兴都成为虚假。 你儿子远去服兵役,离愁纷纭已十分炽烈; 又当一年之始,相送长吁短叹。 娓娓所欲言,文章序略已备。 如今为此诗,姑以舒愁思。 每羡慕女子青春年华,今亦三十二岁; 我则惭于潦倒,看你又增加四岁
次东坡韵怀李三长蘅 丈夫怀当世,真假正相半。 淡荡曾生言,夫子喟然叹。 人生须底事,直为造物玩。 之子真快人,遇辄氛翳散。 遥怜不得意,暂有云泉伴。 屈指行当归,豁如夜将旦。 会须穷日夕,何妨没杯案。 相为汗漫游,且勿言理乱。 看子舌尚在,老我耳欲盥。 春行暮方急,子归未宜缓。 我贫苦眼热,子富诧腰贯。 须子愈以勤,子闻得无懦。 虽然聊戏耳,子归我能馆。 子但愁劳薪,讵须忧湿炭。 至乐非外奖
弱龄事柔翰,颇亦费寻讨。 年少时学习书法,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寻找灵感。 所得能几何,忽忽欲已老。 得到的收获并不多,但时间却迅速流逝,让人感觉已经年老。 自无三月资,难适千里道。 没有充足的资金,难以远行千里求学或求知。 生世何通屯,贵得展怀抱。 在世间如何能够找到出路和机会,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不然徒营营,百岁犹为夭。 如果只是盲目追求名利
【注释】 一别或千古,如何不念之:离别有时可能隔千载,怎能不思念。 此地一相失,徘徊空尔为:这里我失去了你,徒然地徘徊而已。 扰扰行路人,肩摩各东西:路上的行人,肩摩肩,各走各的路,背影分东西。 当其一投分,谁能无相离:一旦他们彼此投合,又怎能不分别呢? 辟如未相识,纷纷复谁思:如同不曾相识的人,又怎么能思考他们的来路去处呢? 底须似师冕,而必某在斯:何必像师冕一样有形迹可寻,而一定要在这里找到
【注释与赏析】 题汪无际茸游册三首岁晚夜何长,天寒日苦短。 谁与秉烛游,自是吾季悍。(“谁”字:指诗人自己。) 谁与秉烛游?自是吾季悍。(“秉烛游”:秉烛夜游,指深夜出游以消愁。) 此处故不凡,茸游庶非但。(“此地”:指作者的家乡。) 输尔胸襟纡(曲折),一一笔能管。(“胸襟纡”:指胸中有无限心事。) 从游吾未果,亦嫌缁仲懒。(“缁仲”:指佛教僧人。) 忆昔相过时,予意如匪浣
【注释】 ①长蘅:即李长蘅,字孟时。②计:计划。③辟如荆棘丛:比喻环境险恶。④转辗因成刺:辗转反侧,成为痛苦。⑤以此为子忧:以你的处境为忧虑。⑥其次莫如醉:其次是饮酒自遣。⑦当筵:面对酒席。⑧沉酣:大醉。⑨念子能无愧:想到你会愧疚的。⑩买山:购买山林,隐居。⑪终隐:最终隐居。⑫感子珍重意:感激你深情厚谊。⑬临歧聊相质:在分别之际,我略表心意。⑭天寒远山静:天气寒冷,远处的山峰显得清冷宁静
【译文】 昨天与你分别,你已经戒荤饮酒。 我担心冲寒,不宜久饮。 何况你身负羁旅之苦,也需小酌? 你听罢突然大笑,此言何其丑! 酒徒食肉者,贪馋如猿猴。 不见学道人,终年只吃糙米。 但问志向如何,是否以酒为乐? 一饮不能自持,恐怕还要沾湿头发。 你的话所以超然,令我心有愧疚。 区区足迹泥泞中,我愧犹守旧路难行。 【注释】 昨日:昨天。 与子别:与你分别。 戒荤酒:戒荤戒酒。 予为念冲寒
注释: 1. 启关:打开门。欲从之:想跟随他去。 2. 子舟:他的船。竟何所?究竟要去哪里呢? 3. 水盈盈:形容水面上波光粼粼,清澈见底。 4. 叶湑湑:树叶轻轻飘落的样子。 5. 谈笑:欢声笑语。昔时欢:过去的欢乐时光。 6. 徘徊:来回走动。此时楚:这时的楚国。 7. 子兮:你。如子何?像你一样如何? 8. 我:我和你。周旋我:与我在一起交往。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小诗
【注释】 层云:层层的云。子舟:指船。子行:指你行走(即远行)。何:多么,多。踽:单脚行走的样子。 【赏析】 首句“层云一何颓”,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春天的云彩,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次句“东风一何煦”,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春天的春风,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接着两句“子舟一何驶,子行一何踽”,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船和人的速度,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