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
宿路团行馆 使节遥从柳外村,一间茅屋侣鸡豚。 妖禽入树花先颤,薄雾吞帘镜亦昏。 吹梦夜风寒有影,接天春水月无痕。 柴扉莫谓谁来款,宵半惊雷欲劈门。 【注释】 宿路:过夜的地方。团行馆:指驿站。 使节:使臣。柳外村:村落靠近柳树的外面。 间(jiàn):空隙。茅屋:用草和木头搭建的简陋房子。侣:相伴。鸡豚:家禽家畜。 妖禽:奇异的鸟兽。花先颤:花朵在风中颤抖。 薄雾:淡淡的雾气。吞:笼罩。帘
该诗共20句,每句都蕴含深刻的情感和意象。首先,“案牍如山目已迷”,形象地描绘了刺史繁忙的公务,使诗人目眩神迷。接着,“趁闲偏欲逞篇题”,表达了诗人在公务之余仍想创作的愿望,显示出他对文学的热情和执着。然而,“纵官刺史无千石”,意味着即使是官职再大,也难以带来物质上的满足,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然后,“却学君卿有十妻”则以对比的方式,讽刺了那些权贵的奢侈生活。最后,“何时共泛南归棹
【注释】 南笼:地名。 新城道中:指从南笼到新城的道路中。病酒:生病喝酒。 才了:刚刚结束。平:平静,平稳。望欲迷:看着山峦好像要迷糊了。 渴马:口渴的马。野水:野外的水源。 闲禽:悠闲的鸟。展翅:展开翅膀。曝(pù)山泥:把鸟巢暴露在泥土里,比喻病卧。 节临长至犹馀燠(yù):节气已至立秋,天气还暖和。长至,即立秋。犹馀燠,还有余热。 天入南荒渐觉低:天空进入了南部的边远地区,显得渐渐低矮了。
《自高伍塘至安姑宿》是诗人洪亮吉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从高伍塘边渡隙河,缓程不觉夕阳过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具体分析如下: 1. 首联解析: - 高伍塘边渡隙河:描述了诗人在高伍塘边渡过河流的情景,通过“渡”字展现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旅行状态。 - 缓程不觉夕阳过:表达了诗人行走在夕阳下,时间仿佛变得缓慢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岁草怀人二十四首,其三毕尚书师。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黄遵宪创作,内容如下:全湖南北节初移,圣主优容俾近畿。五斗未能除薄俗,两旬闻已昧先几。右才每搆千间厦,左宦仍披一品衣。此日汲公难卧治,九州分半入封圻。 【注释】 ①毕尚书师:毕尚书,即毕沅,曾任山东巡抚兼提督衔。②圣主优容俾近畿:圣主,指康熙皇帝;优容,宽容;俾,使;近畿,指京城附近的地区。③五斗未能除薄俗:五斗,指微薄的俸禄;除,消除、改变
岁草怀人二十四首 其一 袁大令枚 清福能消四十年,老来仍作地行仙。 居然手笔空千古,随分头衔写一编。 名士竟须依作主,美人闻已放归禅。 存亡旧例都参破,生挽诗钞万口传。 注释: 清福能消四十年,老来仍作地行仙。 居然手笔空千古,随分头衔写一编。 名士竟须依作主,美人闻已放归禅。 存亡旧例都参破,生挽诗钞万口传。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大诗人袁大令的《岁草怀人二十四首》之一。此诗以“清福”为题
三昧塘道中 一带坡随马首东,记程今夜宿波中。 敲残石虎寻云母,见惯山羊类雨工。 傍屋种松怜地窄,冠厓营阁与天通。 寥寥橘柚今馀几,留伴枫林斗晚红。 注释: - 一带坡随马首东,记程今夜宿波中:沿着山脊的斜坡,随着马匹行进的方向向东延伸,今夜将在此宿营。 - 敲残石虎寻云母,见惯山羊类雨工:敲击着石头上的老虎形状,寻找云母,因为这里常常遇到像山羊一样的岩石。 - 傍屋种松怜地窄,冠厓营阁与天通
安南郡的姑苏城,几日西风扑面吹,蒙蒙细雨中,柳丝还垂挂着。 鸠鸟正逐妇归来时,天边已见霁色初露,马儿奔向姑苏路转危。 口渴之时,我忽然拈起篱畔的橘,闲心还读着道旁碑。 山路上红烛谁相迎送?却喜欢前村月亮半规,照得满街都明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相识宁论行辈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深厚情谊,并不以年龄或地位为标准。这里的“行辈”可能指的是同辈或者社会地位,而“先”则强调了诗人对这位朋友的重视和尊重,超越了这些外在的标准。 2. 尔来久已订忘年:诗人和这位朋友之间有着超越年龄的交情,他们的关系似乎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跨越年龄差距,成为长久的朋友。 3. 早传吏绩人呼佛
自安姑扺安南道中 界首塘东路复弯,情怀真耐雨阑珊。 无鱼偶作经旬客,多虎全荒一县山。 卷地黑风迷鬼箐,排天红叶出禅关。 安南令尹惊相讯,走马来偏走马还。 注释: 1. 自安:作者的自称。 2. 扺(du):抵达。 3. 界首塘东:地名,位于今云南省曲靖市。 4. 路复弯:道路曲折。 5. 阑珊:衰败、凋零。 6. 无鱼偶作:意为偶然遇到一些鱼类。经旬客:经过十天的客人。 7. 多虎:有许多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