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
伯宇知府给事宠和子贱与仆域字韵诗格力超绝辄复次韵 中原困干戈,衣冠沦异域。 忠臣愤切骨,义士血空滴。 平生忧国心,岂以死生易。 年来返田庐,门巷无辙迹。 老骥万里心,垂耳卧空枥。 素交今几人,十载劳梦役。 宣城拥朱轓,潘子缚禅寂。 屹然障颓波,我亦心匪石。 注释: 伯宇:指诗人的友人。 给事:官名,负责文书等事务。宠和子贱:是给事的名字。 仆域:给事的住所名称。 格力超绝:指诗歌的风格
《五月七日分韵得食苦笋诗》赏析 在北宋时期,李光以他的才情和诗作广受赞誉,其《五月七日分韵得食苦笋诗》便是其中的佳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更折射出一种超脱世俗、坚守本真的人生态度。 诗的前两句“此君凌云材,节叶贯霜雪”,描绘了苦笋如玉树临风的姿态,不畏霜雪的坚韧。这样的笔法使得苦笋的形象高大起来,仿佛能直插云霄,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强烈对比。诗人通过这种夸张的艺术手法
【注释】: 君才固英奇,志在行天讨:君王的才能本来就很出众,他立志要扫除朝廷内部的奸邪势力。 胡为尚兀兀,疲马踏长道:为什么还要像一只只疲惫的马在长长的道路上奔跑呢? 论兵当节制,摧敌如振槁:讨论战争的时候应当善于指挥调度,摧毁敌人就像折断枯槁一样容易。 不数圯上翁,顾笑渭滨老:不提那位在圯上被张良拾起来的白额老人,反而嘲笑那在渭水边钓鱼的老翁。 凛然击搏手,试用岂不早:你威严地挥舞着双拳
【注释】 稚山:山名。运使:官名。藏晖:斋名。大农:指太府,掌管国库的官员。徐侯:指徐有功,唐朝名臣,曾任大理寺丞。水鉴:比喻清白正直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送一位赴京任大理寺丞的朋友时所作。作者通过写这位朋友的人品和为人处事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清廉为政、公正司法、廉洁奉公的美好愿望和赞美之情。 一、二句以美玉明珠自喻,表明作者认为一个人应该保持清高、不随波逐流。 三
【注释】 1、和杜得之探梅之什:这是诗人与友人杜得之一同赏梅的诗作。得之,杜牧的字。 2、家山:故乡。 3、梅林:梅花盛开的地方。 4、纷无数:形容花开花落繁多。 5、荒村:荒芜人烟的村庄。 6、溪头路:溪边小路。 7、孤标:指梅花的傲岸姿态,也借喻诗人的清高品格。 8、幽香:梅花散发的香气。 9、玉妃谪:仙女下凡,比喻梅花如仙女般纯洁高雅。 10、月露:月光下的露水,这里用来比喻梅花的清香。
注释: 士卒常有馀,食廪苦不足。 妻孥惊笑我,陡换髯鬓绿。 江州江西鱼稻乡,升平气全复。 以公封侯相,自可飞食肉。 韬略固辐凑,精神常满腹。 去去复何忧,驱除仍覆育。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士兵生活的诗,通过对士兵生活状况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第一句"士卒常有馀,食廪苦不足",描述了士兵们的生活状况。他们虽然辛苦劳作,但所得却远远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本题要求分析“三月三日康守燕严亭”中的典故出处及意义,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题目要求,即“三月三日康守燕严亭”,这是《三月三日如愿》中的诗句。然后,根据注释可知,这首诗是王昌龄所作,全诗如下: 江边春色绿无际,忽觉游子归梦长。 三月三日忆乡国,他乡寒食又春风。 江边春色绿无际
【注释】 青山似幽人,那肯入城府:形容山的幽静高远,就像隐士一样,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 远碧横春空,秾绿浮天宇:远处的青山如同碧绿的波浪,在天空中荡漾,显得十分壮美。 常苦俗物遮,不得快观睹:常常被世俗的纷扰和事物所困扰,无法欣赏到美景。 何年敞层阁,轩豁开牖户:什么时候才能打开层层叠叠的楼阁,让窗户敞开,让阳光洒满屋子呢? 千岩劳顾揖,万壑随仰俯:千座山峰在远处回望着
次韵元裕同游东山即其地也 东坡谪蛮荒,梦想两天竺。 哦诗寄东山,妙响振林麓。 作祠卫公旁,一杯奠椒浆。 相望柳柳州,追配韩潮阳。 怀人空陨涕,亭榭今荒墟。 溪山不改色,松声契真如。 嗟余麋鹿姿,惯逐渔樵伴。 平生铁石肠,那复置冰炭。 寻山得佳侣,聊遂幽人意。 登临有遐瞩,俯仰观此世。 君为丞相孙,仕作渊明清。 一枰可消忧,五字堪析酲。 人生各有役,诗棋岂妨道。 闭户朝黄庭,习气终一扫。 【注释】
雪中过盘石山寄刘季山 离家六十日,晴岚逐征鞍。 已嫌狐裘重,渐喜絺縠单。 朅来古清湘,狂风卷涛澜。 小市人寂寂,夜深雪漫漫。 谁知桂岭北,风雪如长安。 明朝过盘石,仰见苍苍山。 上有千尺松,下有百丈滩。 刘子方避谤,结茅寓其间。 却扫谢友朋,儿女俱团圞。 南行敢踌躇,履险如惊湍。 我心本无虑,莫作拘囚看。 肯学老钟仪,楚奏声嘶酸。 注释: 1. 离家六十日:指从家乡出发已经过去六十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