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
【注释】: 背烛卧秋雨:背着蜡烛,在秋天的细雨中等他。 忆君临别言:想起你离别时说的情话。 虽知归信误:虽然知道你的信被耽误了。 犹望故心存:还希望他的心里有我。 捣练临溪水:把布匹放在溪水中捣成线。 裁衣寄塞垣:把衣服裁成小片,用丝线缝好装进信封里寄到边塞。 要知常泪落,开箧看啼痕:要知道经常是泪水盈眶,打开箱子看看那些泪痕吧。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诗人以“忆”字领起全篇,写她独处异乡
【解析】 1. 山色遥相待:遥,远;相待,等待,这里指诗人在山下等候。 2. 丘中旧结茆:结茆,用茅草盖屋顶,是隐居的一种方式。这里指诗人以前曾在山中隐居。 3. 终是恋云巢:终,终究;恋,依恋;云巢,即巢由,东汉隐士,因居处常在岩石之上、树枝之间,故称“云巢”。这里指诗人最终没有离开山林。 4. 曲槛清溪绕:曲槛,曲折的栏杆;清溪,清澈见底的小水沟。绕,环绕;指溪水绕过小亭。 5. 孤亭碧树交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佳人卷珠帘,散步玉楼前。 - 佳人:美丽的女子。 - 卷珠帘:放下或收起装饰性的门帘。 - 散步:悠闲地走动。 - 玉楼:华丽的楼台。 - 前:在……前面。 2. 柳叶生眉上,桃花开脸边。 - 柳叶:柳树的叶子。 - 生眉上:长在眉毛上方,形容柳叶的形状像眉毛。 - 桃花:桃花。 - 开脸边:盛开在脸颊旁。 3. 窗临浣纱石,门系采莲船。 - 窗临浣纱石
孤根自发荣, 写月一枝横。 疑是琼田草, 托君庭树生。 花源分艳色, 淇澳借嘉名。 何当持寸节, 跨作赤龙行。 注释: 1. 孤根发荣:形容竹子独自生长,其根部开始发芽并生长出新枝。 2. 写月一枝横:比喻竹子的枝条像月亮一样弯曲而优美。 3. 疑是琼田草:将竹子比作在美丽如琼田般的土地上生长的草。 4. 托君庭树生:意味着竹子被放置在庭院中,如同树木一般自然生长。 5. 花源分艳色
《还山》 寒山纵短节,隐隐闻疏钟。 遥见云中鹤,归栖石上松。 飞泉挂绝壁,孤寺隐高峰。 旧识烟霞叟,依然谷口逢。 释义: 1. 寒山纵短节 - 寒山的山势虽然不高,但仍然有一段较短的山路。 2. 隐隐闻疏钟 - 在远处隐约可以听到寺庙中的钟声。 3. 遥见云中鹤,归栖石上松 - 远远地看到一只鹤在云中飞翔,然后回到石头上的松树旁栖息。 4. 飞泉挂绝壁,孤寺隐高峰 -
诗句释义: 1. 柳色漾春流 - 描述春天柳树的颜色和流动的水。 2. 黄鹂上钓舟 - 描述黄鹂飞入小船的情景。 3. 偶乘浮海兴 - 偶然兴起的海上旅行。 4. 因作采芳游 - 因为这次旅行,所以开始进行采花的活动。 5. 杨叶藏孤岛 - 杨树叶子遮盖了小岛。 6. 桃花夹小洲 - 桃花盛开,覆盖了小岛。 7. 歌声听不尽 - 听不完的歌。 8. 多在水边楼 - 许多歌声在河边的高楼上回荡。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出答案。此诗首联“溪雨晚初歇,水亭春气流”描写了桃花溪雨后的情景,颔联“数峰出芦岸,新月照花洲”描写了桃花溪中的景物;颈联“海鹤窥鱼下,沙鸥傍母游”是写诗人在桃花溪中看到的景象;尾联“桃源人借问,家在木兰舟”则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归隐的愿望。 【答案】 ①溪雨:溪上的小雨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送李伯开: 这是一首诗的标题,表达了作者对李伯开的离别之情。 2. 河桥一尊酒,与子暂相依: 在河畔搭建的桥梁上,我们举杯共饮,暂时与你相聚。这里的“河桥”,是送别之地的象征,而“一尊酒”则体现了彼此之间的友情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3. 万里西江水,孤帆他夜归: 你将乘着孤帆,渡过万里长的西江水,回到那个遥远的家乡
【注释】 柬伯起:即“伯起”。《晋书·王珣传》:“伯起字元瑜,琅邪临沂人。……少时有至行,居父丧,哀毁逾礼。”后用以称颂有节操的志士。此诗当作于诗人贬官期间。 发:指秋风渐起。 水树:水边树木。 古堞(dié):城上的矮墙,也泛指城墙。 寒云:冷雾。 平池暮雨流:傍晚时分的雨水打在池塘上,像流水一般。 虫吟:秋夜蟋蟀鸣叫声。 读书舍:书房。 雁下钓鱼舟:大雁飞下来,落在渔船上。 无限思君意
【解析】 题干所给提示了答题区域,考生应首先明确考查的主要内容。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时,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本题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要求考生在翻译时注意关键词语的提示和解释。 【答案】 (1)送别友人罗澄白,乘船顺流而下,帆影将要消失在落木中,也到了粤江边。 (2)我们共乘一叶扁舟,却分流向两地漂流。 (3)望着远去的行客,烟波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