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无
【注释】 寿祖:即郑寿。《晋书》卷八十二有传。印尼:这里指印尼的华人。 味草:一种植物名。编蒲:指用蒲草编织的席子。见:同“现”,出现。古今:指古代和当代。 慈帏:即慈闱,指母亲的居室。八十:指八十岁的老母。臈雪深:指年老多病。 人间頢养:指世间的养育之恩。那堪似:哪能比得上。精庐:指佛寺或修行之所。万古心:指永远不变的心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郑寿在母亲八十寿辰时所作。全诗以对仗工整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四 梅花庄上眼先明,若个人当绝壑行。 借问昆仑高几许,昆崙高亦少人听。 诗句释义与注释 - 梅花庄上眼先明:在梅花山庄的顶上,视线最先被明亮的事物所吸引。 - 若个人当绝壑行:如果一个人敢于冒险,独自行走在深深的峡谷里。 - 借问昆崙高几许:这里询问的是昆仑山的高度有多少。 - 昆崙高亦少人听:虽然昆仑山很高,但很少有人去聆听。 译文与赏析 罗浮飞云顶,夜半钟声静谧
【译文】 华山渭水秀灵钟,半千嘉运诞英雄。 弯弓射杀霸陵虎,用兵仿佛孙吴公。 高郎洒落为元子,天容道骨轩仙风。 虎帐趋庭寒剑气,天边结友敦高风。 下帷默与圣贤对,钩深索隐皆旁通。 肝肠盘屈叠丽锦,心胸洞彻光玲珑。 文章气力长万丈,那应笔梦生春虹。 山僧素有孝基眼,观人虽众无如公。 抵掌快谈恨已晚,区区作别订重逢。 君不见浮粟之水清且幽,斩荆拨草君所谋。 我行当作陆沉士,华轩鹤盖期一至。
【注释】 腰跕:即腰鼓。旅店壁:旅店里挂的招贴。此意:指诗中的这个意思。岂当酬日月,乾坤无处寄闲身:怎敢用日月为酬答呢?哪里才能寄托我闲散的身心?道傍:路上。虬髯客:传说中古代的侠义之士。区区行路人:微不足道、平庸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借题抒怀的七绝。首句“题腰跕旅店壁”点明了题赠对象——旅店壁。次句“此意岂当酬日月”是说这首诗的意思怎能与日月相酬答呢?这里诗人运用反问语气
诗句解释: 1. 精严洁白一庵深 - 这一句形容用弥禅师的住所非常精致和纯洁,就像一座深藏于山林之中的庵堂。 2. 云树那知静者心 - 这句意指外面的山云树木对于一位心静如水的禅师来说,已经无法触及其内心的清净。 3. 午夜月明叩金磬 - 深夜中,当月光明亮的时候,用弥禅师会在寺庙中敲打着金磬来寻找或表达某种心境。 4. 莲花千叶杳难寻 - 描述用弥禅师如同在一片莲花丛中寻找着难以寻觅的莲花
【解析】 “走马灯”、“口占”、“十年处处见繁华”等关键词是理解全诗的突破口。 【答案】 (1)释义:走马灯,即走马灯谜,用纸蒙上后点燃,风吹时可旋转,猜得着谜底的人会从中走出一个人,谜底就由这个人说出。 译文:走马灯谜,猜得着谜底,就能从其中走出来的人说出谜底。 注释:走马灯,即走马灯谜,用纸蒙上后点燃,风吹时可旋转,猜得着谜底的人会从中走出一个人,谜底就由这个人说出。 (2)释义:十年
我来海外交陈君,陈君明爽绝不群。 煮茗夜谈日继之,眼昏喉尰犹未离。 激昂大道无馀蕴,探颐至理尽精微。 人生聚会如大梦,车尘之下不可知。 陈君有文我能削,陈君有过我敢摘。 陈君爱我非在此,我爱陈君亦如彼。 有文有行世不少,功高名大看愈小。 一身众患岂能当,予与陈君后话长。 苦莫苦兮疹饥骨,余犹视之如饴蜜。 乐莫乐兮拥舞女,余正视之如刀锯。 我语陈君受不失,此情十分未去一。 君不见海门之水深且宽
这是一首描写王伯子四雅亭景色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第一句:“题王伯子四雅亭” - 注释:题目是给四雅亭的一首诗。 - 第二句:“偶亭主人清且贤” - 注释:这个亭的主人既清又贤。 - 第三句:“弹琴问政何翩翩” - 注释:他弹琴时,好像在问政治问题一样。 - 第四句:“黎童蛮女歌来暮” - 注释:黎童(少数民族)和蛮女(外族女性)唱着歌来晚。 - 第五句
【注释】 紫金鱼袋:指官服。昆崙山:昆仑山,在今青海省境内,西接塔里木盆地。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对臬宪王仲锡的颂扬诗。前四句赞其清廉正直,高风亮节;后四句赞美其为官清廉、公正无私,与民同乐。全诗以“威”字领起,先写臬宪王仲锡的高洁品格和高尚气节,再写他为人清廉公正、为官清廉。最后写他与民同乐的情景。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注释】 寿祖印 其四:这是一首五言诗。“寿”,“祝寿”;“祖”,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或前辈的尊称;“印”,印章;“其四”,是诗的第四句。 捏管为文先气节:指在写文章时,要首先有气节。 裁诗亦自爱闲情:指在写诗文时,也喜欢闲情逸致。 花栏药圃焚香后:指在花栏和药圃中烧香之后。 吟彻西邻月未生:吟诵到深夜,西边的邻居还没睡觉。 赏析: 首联,点明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