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焯
高阳台·为粟香室主人题冰泉集 斗玉花田,题璚梅岭,清词绣遍蛮弓。梦换萝衣,倦怀乌帽尘笼。故山落尽荼蘼雪,怕燕归、还误东风。谩销凝,暗草池尊,乱叶楼钟。 苍梧旧迹追遗赏,忆呼猿烟语,招鹤云踪。一掬寒湫,采珠应叹江空。袖中重见沧州槁,倩夜弦、弹泪鲛宫。感年芳,红雨桄榔,碧月芙蓉。 注释: 斗玉花田:形容花朵洁白如玉。 题璚梅岭:题咏梅花岭。璚梅是一种梅树。 萝衣:这里指穿着萝衣的美人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汉宫春 题春波遗泽图:这是题目,表明诗是写在一幅名为“春波遗泽图”的画上的。 2. 水竹幽栖,认春波桥畔,旧隐松关。: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清澈的小溪旁寻找春天的痕迹,似乎看到了过去隐藏在松树之间的小径。 3. 清光一奁碎玉,还写虚澜。:这里形容水面上泛起的细微光芒,如同碎裂的玉石一般,同时也暗示着水的流动和变化。 4. 兰纫芰制,想风襟、委迹高寒。
霜天晓角·枫桥夜泊 【注释】: 风镫:指灯笼。乱叶:形容秋叶飘落的样子。蛩(qióng)响:蟋蟀的鸣叫声。千山飞雨:形容山峦间飘洒着如雨般的景象。开帘见:打开窗户看外面的景色。空澈:空旷清彻。帆影绝:船帆的影子消失了。荻湾:荻花丛中的水湾。秋载雪:秋天的江面上飘着像雪一样的雾。鸥外一星渔火:远处一只渔船上点着的一点灯光。画阑缺:雕饰精美的栏杆。 【译文】: 秋风扫过,树叶乱舞
【注释】: 1. 重登西楼,月下闻雁,寄怀湘潭王壬老:重登西楼。在西楼上,听到秋夜的南飞大雁声,怀念远在湘潭(今属湖南)的友人王壬老。 2. 衰草虫天,断云鱼浪,去帆望转湘碧:衰草覆盖了天地,乌云遮住了天空,远去的船帆望着转过湘江的波影。 3. 秋影初鸿,江蓠罢采,月明空怨遥夕:秋天的影子刚刚映衬出一只孤鸿,江边的芦苇已经收割完毕,明亮的月光下只有我独自怨恨着遥远的晚上。 4. 翠疏红冷,记曾占
琴台在灵岩最高峰上,秋天傍晚登高望远怀古诗人,有辞舟客邓子石扣舷而和之。 步幽遐。 屧廊黄叶,西风响出樵车。 叹断壁仓皇残霸,好山分付名娃,月明自斜。 秋容相对仓华。 眉黛依稀岫萼,髻鬟散作云花。 问鹿迹荒台,何年枯藓,马蹄片石,谁家芳草,空馀歌舞销尘故国,登临费泪天涯。 黯流霞。 飘零满溪旧纱。 译文: 琴台位于灵岩最高峰上,秋天傍晚登高远望怀古,有辞舟客邓子石扣舷而和之。 漫步于幽深的山道。
菩萨蛮·石壁精舍望太湖诸山 【注释】 1. 石壁精舍:指苏州的西施庙。 2. 望太湖:眺望太湖。 3. 烟林星火:形容树林中的星光闪烁如同燃烧的烟。 4. 渔扉静:渔民的小屋很安静。 5. 潮平沙觜(zi):水涨时,沙滩上露出尖尖的尖端。 6. 霜信:霜降的消息。 7. 红叶过湖船:红叶飘落,穿过水面。 8. 水明初雁天:水面映出初升的太阳,形成一片明亮的天空。 9. 篴(huáng)
这首诗描绘了浣花池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寒绿一方秋净,年年无限流香。 - 这是对浣花池景色的描述。寒绿代表秋天的颜色,一方秋净表示秋天的清新和宁静。年年无限流香则形容荷花一年四季香气四溢。 2. 菱花曾见洗残妆。 - 这是对浣花池中荷花的象征性描述。菱花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莲花,而“洗残妆”则暗指荷花在水面上摇曳,仿佛在清洗自己的妆容
【注释】: 1. 木渎: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舟中:船中,指在船上。 2. 石瞿:诗人的朋友,字子玉。 3. 分题赋灵岩:两人一起在灵岩山赋诗。 4. 怊怅:忧伤、惆怅的样子。 5. 故宫花草:指北宋灭亡后,南宋朝廷在杭州的皇宫里残留下来的草木。 6. 春风细步香迷:形容春天的气息和花香使人陶醉。 7. 翠沟:绿水小溪。 8. 越来溪:浙江绍兴境内的一条河流。 9. 一箭五湖波起:以射箭比喻用笔
诗句 1. 池梅疏萼点缀小春采香成咏 2. 黄叶围扉蔽竹窥。 3. 江城花讯鹤先知。 4. 旧时西崦初三月,此是东风第一枝。 5. 横瘦影,弄愁漪。 6. 芳程未较岭头迟。 7. 镜中一幅伤春槁,和水和烟画与谁。 译文 1. 池边的梅花稀疏的花瓣点缀着春天的景象。 2. 黄色的叶子围绕着门户遮住了竹子,让人窥视。 3. 江边的花信使鹤知道春天的到来。 4. 以前西边的山坳在初三月初的时候
菩萨蛮·从玄墓山夜还虎山桥 【诗词原文】 一湖风色明岩牖。乱峰木落如人瘦。笼烛引秋山,满衣云叶寒。隔崦呼月上,归路闻樵唱。林影水生烟,桂花香到船。 【注释】 1. 玄墓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是西湖景区的一部分。 2. 虎山桥:位于杭州西湖区,是一座古桥,横跨在钱塘江和西湖之间。 3. 岩牖:岩石上的窗户,这里指山石。 4. 乱峰:指杂乱的山峰。 5. 人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