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炎正
【赏析】 《踏莎行·宿鹭栖身,飞鸿点泪,不堪更是重阳到》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一首词。此词为重阳节登高之作,上片写景抒情,下片抒发感慨。全词借景抒情,意境清幽,语言优美,婉转流丽,耐人寻味。 “宿鹭栖身,飞鸿点泪”两句承上启下,由秋而入重阳。“宿鹭”,即宿鸟,栖息在岸边。“飞鸿”,即大雁,南来北往,传书寄信。“栖身”和“点泪”两个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秋天的景象,也暗含作者内心的愁苦。
【译文】 露珠点点,像霜一样晶莹,分冷的寒气与纱窗相伴。 锦书不到,让我肝肠寸断,烟水茫茫阻隔了彼此相望。 征燕已尽,塞鸿高翔,看风樯摇曳,我倚栏沉思。 阑干曲折处,又是黄昏时分,我倚尽斜阳。 注释: - 诉衷情令:一种词牌名,属于宋代流行的词调之一。 - 露珠点点欲团霜:描述露珠如冰晶般晶莹剔透,像是即将变成霜冻的样子。 - 分冷与纱窗:形容寒意渗透入室内,和纱窗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冷清的氛围
【注释】: -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一种词调,由《木兰花》曲改编而来,通常用于描写男女情爱。 - 月明如昼:明亮的月亮照亮了整个夜晚如同白昼一样明亮。 - 占断小楼供把酒:在小楼里独占小窗,准备喝酒。 - 入眼人人:指看到每个人。 - 如月精神更有情:如同满月般明亮而富有生机。 - 大家休睡:请诸位不要睡觉。 - 留到天明和月醉:直到天亮时才能与月光共饮至醉。 - 生怕醒来
【译文】 紫金衫儿,金领子,偏适合她。 她步稳如飞,香熏纨扇,舞转花枝。 捧杯更着𦟉膎,唱一个新行耍词。 玉骨冰肌,好天良夜,怎不怜伊。 【注释】 柳梢青:词牌名;生紫衫子:紫色衣襟的男子;影金领子:金色衣领的男子;步稳金莲:穿着红色绣花鞋;香熏纨扇:用香气熏香了的白色团扇;𦟉膎:古代的一种乐器;新行耍词:新编的曲词;玉骨冰肌:形容女子清丽高洁;良夜:美好的夜晚;怜伊:怜爱她。 赏析:
满江红 寿邹给事 豹尾班中,谁一似、神仙冠玉。 认得是、当年唱第,斗间星宿。 万卷平生都看了,如今刬地无书读。 向云霄、去路有行堤,沙新筑。 黄封酒,生朝禄。 金缕唱,生朝曲。 且通宵一醉,剩裁红烛。 待做太平真宰相,黑头坐对三槐绿。 问恁时、犹有甚除书,长生箓。 注释:豹尾班中的谁能够像神仙一样戴着玉冠?我认识你,你是当年考中科举的状元。你一生阅尽世间万物,如今却失去了书籍可以阅读的机会
【注释】: 邂逅:指偶然相逢。 尊:古时盛酒器具,此处指酒杯。 纤软:柔嫩。 袖罗:衣袖上绣有花纹。 玉腕:形容手腕细白如玉。 韵处:词句中音韵、节奏的地方。 相劝:劝人饮酒。 扑扑:象声词,形容香气扑鼻而来。 赏析: 这首《点绛唇》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此词写女子宴饮中的情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全词以一“娇”字贯穿全篇,通过对女子宴饮中的动作描写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杨柳笼烟袅嫩黄,桃花蘸水染红香。 薄罗衫子日初长,饮尽东风三百盏,醉来愁断几回肠。 教人独自遣风光。 译文: 杨柳笼烟袅袅如细腰,桃花蘸水染成娇艳色。 薄罗衫子映着初升之日,饮尽东风三百杯,醉后愁肠几度断。 教我独倚栏杆任风摆。 注释: 杨柳:指柳树,常在诗词中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色,也象征着离别和哀愁。 笼烟: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 袅嫩黄:形容杨柳枝条柔软下垂的样子
老子:指古代道家学者庄子。 悠哉:悠然自得的样子。 赏析:此诗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注释:扶着手杖走向水边的村庄。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乡村时所见的景色和感受,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浣溪沙 其二 三径闲情傲落霞。 五湖高兴不浮家。 自斟北斗浸丹砂。 闲把胸中千涧壑,撰成醉处一生涯。 雪楼风月篆岗花。 注释:在三间小路上漫步,我的心情闲适自在,对着夕阳独自饮酒。对五湖之景心生欢喜,并不打算离开。自己斟满酒杯,品尝美酒,沉浸在其中。我闲来无事,拿起笔,写下心中的感慨和人生哲理。我在雪楼赏玩风月,篆刻着岗花。 赏析:此词描绘了作者闲适自在、悠然自得的心情。他漫步于三径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