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
郢客何方来,为君鼓瑶瑟。 席上走楚云,杯中落湘日。 翻译: 郢地的客人从何处而来?为你演奏瑶瑟。 在宴会席上飘动如云的楚地风情,酒杯中倒映出闪烁着光芒的太阳光辉。 注释: 1. 郢客:指来自郢地的客人,郢地是楚国的旧都,此处代指来自远方的友人。 2. 瑶瑟:瑶瑟是一种用玉装饰的瑟,象征着高贵和优雅。 3. 席上:宴会的座位上。 4. 楚云:楚国的云彩,这里比喻郢地的文化风情。 5. 湘日
【注释】朔:北方。寒无赖:形容天气严寒得厉害。胡云:指北方的天空中飘浮的云朵,因北方多风雪,故称。冻不飞:形容天寒,连雪花都冻住了,没有飞下来。海门:即浙江温州的乐清县南的海门山,此处泛指海边的山岭。浪急:浪花大而急。春衣:春天穿的衣裳。 【赏析】这首诗是送行诗。朱主客即将南归,张助写此诗以送别。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联写天气严寒,大雪漫天飞落,北风呼啸;颔联写海浪汹涌,浪花激荡
【注释】 江飞兢:一种水鸟,又名凫、鹢。 王孙:古代指有身份地位的人。这里泛指诗人。 归:回家。 绿遍:形容草木茂盛。 【赏析】 首二句写饯别之地。张助席上同吴峻伯白伯伦再饯朱主客南还,地点在碣石山西,也就是在长安道上;“孤鸿”一句写饯别之景,即江飞兢渡日草,也是作者想象中的景象,是一幅生动的送别图。 次二句点出饯别之事,并点明饯别时间。王孙,这里指诗人自己,归,指回到家乡。 三、四句写惜别之情
注释: 夜夜唱歌阳春,青皇失去其主。 您手拿瑶草归来,谁还敢对薇芜兢兢战栗?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是诗人在饯别朱主客南返时作的。诗中表达了作者送别朋友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祝愿友人一路平安的美好愿望。全诗语言质朴、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友谊和高尚的情操
诗句释义与译文如下: 一酌寒仍绿,千峰夜失青。 逢君能几日,摘尽蓟门星。 注释解释: 1. 一酌寒仍绿:指饮酒时感受寒冷依旧如初春时节的绿色。 2. 千峰夜失青:形容夜深时群山的景色变得朦胧不清。 3. 逢君能几日:表示与朋友分别后,希望还能再相见的时间不多。 4. 摘尽蓟门星:意味着在分别时刻,希望能够将蓟门上的星星摘下来作为纪念。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宗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句:寒飙昼相忆,悲歌夜相见。 译文:在寒冷的风中,白天我们相互思念,夜晚我们共同唱歌,表达我们的哀愁和离别之情。 关键词解释: 1. 寒飙:指冷风。 2. 昼相忆:白天相互思念。 3. 悲歌:悲伤的歌曲。 4. 夜相见:夜晚一起相见。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送别的情景。首句“寒飙”暗示了送别的时间是在寒冷的冬天,诗人通过“昼相忆”展现了白天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腊月十七夜月同峻伯助甫席上赋 其一 得月字 胡霜日夜骄,吹破蓟门月。 此句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凛冽的寒风和猛烈的霜雪肆虐着大地,仿佛是大自然的愤怒,将蓟门(今北京市蓟州区一带)的月亮也吹破。蓟门,古地名,今属天津市蓟州区,位于北京东北部。诗句中的“月”不仅指天空中皎洁的月亮,还暗喻诗人心中的志向或理想。而“胡霜”则暗示了边疆的艰苦环境,强调了诗人在恶劣条件下坚守岗位的决心。 月色几时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赏析能力。赏析诗句是诗歌鉴赏中的重要题型。赏析时,要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注意答题时不能只答出“手法”和“内容”“情感”“意境”,更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本题要求对“北风送君去,吹我故园心”进行赏析,考生可从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情感、描写手法和景物描写的角度入手作答。“北风送君去,吹我故园心。”这句诗的意思是:“北风送您离去
【注释】 江飞:江边飞翔,形容水鸟。兢:指江边的青草,这里用来形容江水的绿意。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诗,诗人在与朋友们聚会时,看到江边的飞鸥和青草,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停杯问明月:停下酒杯向明月请教(我)的心事,但得不到回答。 不能答:无法回答。 相随下江潭:随着江水流向下游。 夜把苍龙踏:在夜晚把苍龙踩在脚下。 苍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这里借指江水。 【译文】 停下酒杯询问明月
【注释】 西风裂天荒:西风刮起,天边裂开。 银河翻巨浪:银河好像翻腾的巨浪。 残月东海头:残月在东海上空。 至今不敢上:直到现在也不敢升到高空。 【译文】 腊月十七夜月同峻伯助甫席上赋 其二 得上字 西风刮起,天边裂开;银河像翻腾的巨浪。 残月在东海上空,至今不敢升到高空。 【赏析】 此诗是和《腊月十七夜》诗而作。诗中描写了腊月初八日夜晚,作者和朋友在宴席上赋诗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