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大相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长门怨》。全诗以第一人称口吻写一位女子对丈夫出征归来后所发生的感情纠葛。 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1. 突骑如流星,飞过邯郸城。千人皆辟易,不敢问姓名。 【注释】“突骑”,快速骑马的士兵。“如流星”形容士兵奔驰时的速度。“邯郸城”指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此处借代战争之地。“千人皆辟易,不敢问姓名”意指众多士兵在见到突骑经过时纷纷退避三舍
【注】胡服骑射:穿短衣、戴宽边的护耳帽,骑马打猎的装束。屈群材:使众多的人才折服。略地云中西入秦:攻占了云中郡,又向西进入秦国。函关开:函谷关被攻破。雄心日暮犹未已:英雄壮志没有消减的意思。百尺高台更丛起:高台上又建起许多楼阁。才人尽解邯郸步:文人才子都懂得如何写诗作文。鼎士俄成袨服市:大官们纷纷穿上华贵的衣服到市场上来。鸳鸯宫瓦碧琉璃:宫殿屋顶铺有碧色的琉璃瓦。玳瑁朝簪灿陆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名为《和韩昌黎石鼓歌》。这首诗的大意如下: 岐阳石鼓传周宣,神武尚纪中兴年。 抠衣曾肃文庙拜,访古更读昌黎篇。 车攻马同事已往,俯仰遗迹心茫然。 大小二雅不收载,纵横数石遗刻镌。 忆昔宣王按剑起,整顿周纲恢八埏。 南伐淮徐西猃狁,出车命将声喧阗。 天子明堂登玉帛,诸侯冠佩趋游畋。 于时岐阳纵大猎,前驱六马势腾骞。 戈甲照耀军容盛,从臣一一皆材贤。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全诗如下: 云溪一道绕村流,密树疏篁夹岸幽。 傍分沟洫膏农亩,曲引江潮鉴画楼。 溪上衣冠数百家,家家园圃种桃花。 因风忽散千丛锦,映水时窥一片霞。 别筑溪亭临水住,粉壁朱窗小桥渡。 钓艇谩劳渔父寻,花堤似入仙源路。 日出烟皋农务繁,风清竹下桔槔喧。 耕凿但知尧日月,居人能说汉乾坤。 本藉桑麻为世业,更传经史与儿孙。 处处书声连薜荔,年年生事满田园。 鱼跃芹池新浪活
邺都行 汉家末运遭崩离,群雄割据乘风云。 曹氏提戈窃汉鼎,邺城草创凌天阍。 京邑横跨西山趾,楼台半出漳河水。 呼吸风云百万师,指顾山河五千里。 战罢归来校文士,草檄徵词各称美。 列坐既多能赋人,西园亦有佳公子。 邺都歌舞日纷纷,建安词赋气凌云。 北堂艳妓输乔女,南国佳人让洛神。 只谓千秋终宴乐,谁知转眼成灰尘。 人间幸有三分业,地下曾无九锡文。 兴亡今古一飞鸿,豪杰经营总是空。 铜爵台基沦蔓草
颍阳山中三月雪,拂石点苔映春月。 行人三日嵩峰游,欲行不行心断绝。 古称洛邑天地中,三月胡为尚朔风。 岩前看竹微微翠,涧底寻花悄悄红。 登封主人有异政,去国忧谗时卧病。 无乃此事干天和,不然何以乖时令。 世途反覆那可知,把酒且唱游仙词。 雪晴驱马朝天去,尔对三花采寄谁。 【注释】 颍阳:指河南登封(今属郑州)。 三月:农历正月、二月、三月。 雨雪歌赠丁元父:以雨雪之景象来表达对丁元父的赠言。
【诗句翻译】 登山临水心情伤感,问柳寻花也断肠。 已经感觉名字成为旧物,岂知风景在他乡。 过去与朋友共同行乐,金谷名园恣欢谑。 只怀疑英名早已飞扬,忍见高才沦落。 开先洒翰本清真,贞吉题诗有神韵。 自从知道知音没有二子,可怜肝胆向谁倾诉。 忆昨日徐园观林字,醉笔淋漓充满生气。 今朝费馆见朱诗,往往烟霞极奇思。 故人笔下多情意,岁月精灵未消磨。 处处风光留客在,思君不见愁更何。 【注释解释】 -
诗句: 𤀌川花树歌 正月二月春风微,𤀌东𤀌西花乱飞。 着水才冲青雀舫,因风复上白鸥矶。 此日一杯人易老,他时千树春能好。 总令游子步常迟,更虑行人归不早。 飞花往往别前轻,白发年年离处生。 芳草但知萦去骑,绿杨何用送流莺。 译文: 正月和二月的春风轻轻吹过,𤀌东𤀌西的花在四处飞舞。当它们落到水中时,就如青色的雀船被冲开;随着风儿飘荡,又好像登上了白鸥的矶头。今天喝了一杯酒,人们很快就会感到衰老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丈夫遇合会有时,怜君工画复工诗。” - 注释: "夫"指男子,"人"即诗人。此句意在表达人生的际遇虽有其定数,但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 翻译: “丈夫遇到合适的时机,你擅长画画又善于写作。” 第二句:“数谒公卿无所就,频游京国少人知。” - 注释: "数"表示多次,"公卿"指高级官员,"频游京国"意为频繁地在京城中活动。 - 翻译: “多次登门拜访高官
浮丘仙洞歌 珊瑚井底流金沙,菖蒲涧畔飞琼霞。林里时藏蓬岛路,城头半出羽人家。 注释:在井底的珊瑚中流淌着金色的沙粒,在菖蒲花旁飞起一片白色的霞光。树林里时而隐藏着蓬莱仙岛的道路,城头上半露出青龙家的房屋。 羽人家住朱明日,却辟此丘为户牖。邀客常教白鹤迎,烧丹却倩青龙守。 注释:住在青龙家的人们住在明天,他们开辟了这个山丘作为门窗。他们邀请客人时总是让白鹤迎接,炼丹时则请青龙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