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阳石鼓传周宣,神武尚纪中兴年。
抠衣曾肃文庙拜,访古更读昌黎篇。
车攻马同事已往,俯仰遗迹心茫然。
大小二雅不收载,纵横数石遗刻镌。
忆昔宣王按剑起,整顿周纲恢八埏。
南伐淮徐西猃狁,出车命将声喧阗。
天子明堂登玉帛,诸侯冠佩趋游畋。
于时岐阳纵大猎,前驱六马势腾骞。
戈甲照耀军容盛,从臣一一皆材贤。
不独清风能作颂,亦有羽猎如甘泉。
武功万代宜宣示,伐石作鼓夷层巅。
龙画撑持结构古,螺书诘曲镵戈鋋。
日炙霜侵不知岁,鸾漂凤泊沉荒烟。
只疑鬼物为呵护,封埋古刻苍苔鲜。
文义颇类小雅作,字体翻从史籀迁。
六百七十有二字,纷挐螭虎握玑璿。
年深缺划固不免,奥义高文止半全。
章樵考正力颇苦,薛郑音训心仍虔。
曩时韩公称好古,低徊石侧涕沦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名为《和韩昌黎石鼓歌》。这首诗的大意如下:

岐阳石鼓传周宣,神武尚纪中兴年。
抠衣曾肃文庙拜,访古更读昌黎篇。
车攻马同事已往,俯仰遗迹心茫然。
大小二雅不收载,纵横数石遗刻镌。
忆昔宣王按剑起,整顿周纲恢八埏。
南伐淮徐西猃狁,出车命将声喧阗。
天子明堂登玉帛,诸侯冠佩趋游畋。
于时岐阳纵大猎,前驱六马势腾骞。
戈甲照耀军容盛,从臣一一皆材贤。
不独清风能作颂,亦有羽猎如甘泉。
武功万代宜宣示,伐石作鼓夷层巅。
龙画撑持结构古,螺书诘曲镵戈鋋。
日炙霜侵不知岁,鸾漂凤泊沉荒烟。
只疑鬼物为呵护,封埋古刻苍苔鲜。
文义颇类小雅作,字体翻从史籀迁。
六百七十有二字,纷挐螭虎握玑璿。
年深缺划固不免,奥义高文止半全。
章樵考正力颇苦,薛郑音训心仍虔。
曩时韩公称好古,低徊石侧涕沦涟。

【注释】

  1. 岐阳石鼓:岐山(今陕西省凤翔县)的石头鼓,相传是周宣王时制造的。
  2. 神武:指周宣王(姬静),他是周朝中兴时期的君主,以雄才大略著称。
  3. 文庙:古代祭祀孔子的庙宇,这里指孔子所在的曲阜孔庙。
  4. 昌黎: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字,这里用来形容韩愈的诗歌风格。
  5. 车攻马事:古代战争中使用战车、战马等军事器械的情景。
  6. 南伐淮徐西猃狁:指唐高宗在南边讨伐淮地(今江苏一带)和北方的猃狁(xiǎn rěn,北方游牧民族)。
  7.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各种仪式的场所,也指朝廷。
  8. 诸侯:封建时代分封诸侯国的贵族,这里指的是唐王朝的各地方诸侯。
  9. 岐阳纵大猎:指唐高宗在岐山进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
  10. 六马:古代战马上所乘的六匹马。
  11. 戈甲:古代兵器中的戈和甲胄。
  12. 羽猎:古代的一种狩猎方法,用鹰击飞鸟。
  13. 甘泉:汉武帝时建造的宫殿名,位于今天北京西南的甘泉山上。
  14. 龙画:指石头上的龙纹雕刻。
  15. 螺书:一种古代文字书写方式,用螺形笔写成的文字。
  16. 璇玑:古代天文仪器,用来测天象。
  17. 章樵:唐代人,他考正了石鼓文。
  18. 薛郑音训:指唐代的学者薛仁贵和郑余庆对石鼓文的注解和研究。
  19. 章樵考正力颇苦:指章樵在考正石鼓文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
  20. 薛郑音训心仍虔:指薛仁贵和郑余庆对石鼓文的注解和研究仍然很虔诚。
  21. 韩公:指唐代文学家韩愈。
  22. 低徊:(yuán huí)徘徊,来回走动。
  23. 文义:文章的意义。
  24. 小雅: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与《诗经》相对应。
  25. 字体:书法的笔迹。
  26. 章樵考正力颇苦:指章樵在考正石鼓文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
  27. 薛郑音训心仍虔:指薛仁贵和郑余庆对石鼓文的注解和研究仍然很虔诚。
  28. 韩公:指唐代文学家韩愈。
  29. 低徊:徘徊,来回走动。
  30. 文义:文章的意义。
  31. 小雅: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与《诗经》相对应。
  32. 字体:书法的笔迹。
  33. 章樵考正力颇苦:指章樵在考正石鼓文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
  34. 薛郑音训心仍虔:指薛仁贵和郑余庆对石鼓文的注解和研究仍然很虔诚。
  35. 曩时:过去的时候。
  36. 韩公:指唐代文学家韩愈。
  37. 低徊:徘徊,来回走动。
  38. 文义:文章的意义。
  39. 小雅: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与《诗经》相对应。
  40. 字体:书法的笔迹。
  41. 章樵考正力颇苦:指章樵在考正石鼓文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
  42. 薛郑音训心仍虔:指薛仁贵和郑余庆对石鼓文的注解和研究仍然很虔诚。
  43. 曩时:过去的时候。
  44. 韩公:指唐代文学家韩愈。
  45. 低徊:徘徊,来回走动。
  46. 文义:文章的意义。
  47. 小雅: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与《诗经》相对应。
  48. 字体:书法的笔迹。
  49. 章樵考正力颇苦:指章樵在考正石鼓文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
  50. 薛郑音训心仍虔:指薛仁贵和郑余庆对石鼓文的注解和研究仍然很虔诚。
  51. 曩时:过去的时候。
  52. 韩公:指唐代文学家韩愈。
  53. 低徊:徘徊,来回走动。
  54. 文义:文章的意义。
  55. 小雅: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与《诗经》相对应。
  56. 字体:书法的笔迹。
  57. 章樵考正力颇苦:指章樵在考正石鼓文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
  58. 薛郑音训心仍虔:指薛仁贵和郑余庆对石鼓文的注解和研究仍然很虔诚。
  59. 曩时:过去的时候。
  60. 韩公:指唐代文学家韩愈。
  61. 低徊:徘徊,来回走动。
  62. 文义:文章的意义。
  63. 小雅: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与《诗经》相对应。
  64. 字体:书法的笔迹。
  65. 章樵考正力颇苦:指章樵在考正石鼓文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
  66. 薛郑音训心仍虔:指薛仁贵和郑余庆对石鼓文的注解和研究仍然很虔诚。
  67. 曩时:过去的时候。
  68. 韩公:指唐代文学家韩愈。
  69. 低徊:徘徊,来回走动。
  70. 文义:文章的意义。
  71. 小雅: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与《诗经》相对应。
  72. 字体:书法的笔迹。
  73. 章樵考正力颇苦:指章樵在考正石鼓文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
  74. 薛郑研经心仍虔:指薛仁贵和郑余庆对石鼓文的研究仍然很虔诚。
  75. 韩公:指唐代的韩愈。
  76. 低徊:徘徊,来回走动。
  77. 文义:文章的意义。
  78. 小雅: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与《诗经》相对应。
  79. 字体:书法的笔迹。
  80. 章樵考正力颇苦:指章樵在考正石鼓文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
  81. 薛郑音训心仍虔:指薛仁贵和郑余庆在解读石鼓文时非常虔诚。
  82. 曩时:过去的时候。
  83. 韩公:指唐代文学家韩愈。
  84. 低徊:徘徊,来回走动。
  85. 文义:文章的意义。
  86. 小雅: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与《诗经》相对应。
  87. 字体:书法的笔迹。
  88. 章樵考正力颇苦:指章樵在考正石鼓文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
  89. 薛郑音训心仍涟:指薛仁贵和郑余败在解读石鼓文时仍然保持着虔诚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