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溪泠泠漱花坞,紫鳞白石纤可数。
练影晴披琼馆云,镜光直泻明珠浦。
碧玉环流学士家,桥南桥北问桃花。
当年意气看题柱,此日秋乘上汉槎。
桥头一别几经春,溪鸟啼花莫待人。
瀛洲亭上玻璃色,藜杖寻溪安可得。

注释:

  • 诗句一:“题王学士忠铭先生山中四景文笔晴烟”是题目,描述了王学士在山中创作的四首诗。
  • “建溪泠泠漱花坞”:指的是清澈的水流声,仿佛是山中的小溪在清洗花草。
  • “紫麟白石纤可数”:形容石头的颜色和质地非常美丽。
  • “练影晴披琼馆云”:描绘了阳光照射下,水面上像云一样洁白的景象。
  • “镜光直泻明珠浦”:比喻阳光如镜子一般洒在水面上,形成美丽的倒影。
  • “碧玉环流学士家”:形容水流如同碧玉般晶莹剔透,流淌在学士家的门前。
  • “桥南桥北问桃花”:在桥的南北两侧寻找盛开的桃花,表现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
  • “当年意气看题柱”:回忆起过去自己满怀豪情地写下诗句的情景。
  • “此日秋乘上汉槎”:现在秋天的时候,再次登上汉槎(一种古代的船只),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向往。
  • “桥头一别几经春”:在桥头的告别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春天,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 “溪鸟啼花莫待人”:听到溪边鸟儿的歌声,看到盛开的花朵,却无法再等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无奈。
  • “瀛洲亭上玻璃色”:瀛洲亭上的美丽景色如同玻璃一般透明,让人陶醉其中。
  • “藜杖寻溪安可得”:拿着藜杖寻找那条小溪,却不知道它在哪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游记诗,通过描述作者在山中游览时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间的美景,如清澈的小溪、美丽的石头、阳光下的水面等,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美景之中。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