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大相
我们来看这首诗: 吾昔游上都,邂逅得二汪。 谬蒙倾盖知,所知遂不忘。 既我晚际遇,翰墨颇见长。 二汪适不偶,空谷有芬芳。 栖迟恋衡门,隐迹寄卖浆。 相与讨文义,昕夕共徜徉。 笙竽间琴瑟,歌吹六艺场。 今予遭薄谴,于世尽炎凉。 惟子不忍弃,时来访行藏。 古人叹罗雀,今乃见糟糠。 予适有远行,相送千里疆。 长路思屏营,执手以傍徨。 翩翩凫与雁,将翱复将翔。 朝嬉仍共浦,夕宿各一方。 谷风箴义缺
诗句:江上春云散春渚,为楼恰对云生处。 译文:江上的春天的云朵消散在春渚中,这高楼正好正对着云雾升起的地方。 注释:“春”指春季,“渚”是水中沙洲,此处泛指江边平地。“云生处”指云雾缭绕的地方。“万卷经书”指大量的经典著作,这里指读书。“壶酒”指一壶醇酒。“胡床”是一种轻便的坐具,“箕踞”指箕形的大坐垫或坐在地上。“烟霞”形容风景如画,“搔首”指发愁的样子。“越台”指浙江边的山丘
诗句:黔漓奔腾灌牂牁,西倾万里扬洪波。 译文:黔江和漓水奔腾不息地注入着牂牁江,从西面的远方延伸万里,扬起浩浩荡荡的波涛。 注释:《赠宪府王公治水歌》是明代区大相创作的一首诗。黔漓指的是贵州的江河,牂牁江是一条河流的名字。西倾万里是指这条河流从西面延伸到万里之外。扬洪波形容河水波涛汹涌的景象。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王公治水工作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国家治理的关心以及对水利事业的重视
诗句解析与译文: - “三家兄平明发舟归𤀌川别后寄此”: 描述了兄长即将出发去往𤀌川,而诗人在这里表达自己的送别之情,同时寄予了对未来相见的期待。 - “扁舟石门里,双棹荡孤烟”: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江景,小船在石门内静静地划行,水面上飘着几缕孤单的烟雾。 - “日夕望江树,仿佛见𤀌川”:随着太阳西下,诗人站在江边望着远方的树梢,似乎能隐约看到𤀌川的景色。 - “原上鹡鸰沙中雁
【注释】 仙羊石:指仙家之石,传说仙人所游之处。 松间成白石:在松树林中形成一块白色的石头。 秋风琪树乱呼群:秋天的风吹动树上的树叶,发出声响。 夜月清苔照行迹:在夜晚月光下,清冷的泥土上留下了行走的痕迹。 仙人叱羊羊尽起:仙人大声呵斥,羊群全都跑开了。 瑶台子:神仙居住的地方。 赤松游不稀:赤松子经常出游,不稀奇。 王质:晋代人,曾砍柴至树下,见童子采樵,与童子交谈,竟忘归。后问童子姓名
【注释】 杪夏:初夏时节。 命侣:邀请同伴。 税驾:停车。浒:水边、水际。 林莽:森林和草丛。 飞潜:鸟兽。鳞羽:鱼的鳞片,喻水族。 棱棱:形容霜台高耸而明亮。 幽期:幽会。心许:心意相合。 选胜: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匪:非,不是。今:现在。 兹游:这次游览。亦:也。已:已经。屡:多次。 陈迹:遗迹,指过去的事情或人物。颓城:倒塌了的城墙。 转盼:转眼之间。陈迹,指陈迹旧事,即前人留下的古迹
移寓圣安寺僧舍作 希世无高步,久游廛市间。 夙昔东山意,归期亦屡愆。 履道尚云错,行险岂得安。 投足来净宇,精心窥妙门。 高论支许接,逸驾禽尚攀。 心静水晶域,耳聆甘露言。 隘此方内游,驰彼域外观。 归鳞纵壑逝,宿鸟投林还。 岂惟耽寂灭,于焉寄游盘。 终同无名子,灭迹去人寰。 注释: - 希世:羡慕世俗(指世俗中名利、地位等)。 - 无高步:没有高人一等的志向和追求。 - 久游廛市间
【注释】 “接引”:指观音菩萨,佛教四大金刚之一。 “慈仁”:慈爱仁慈。 “修受”:《楞严经》:“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别”:区别,分辨。 “峨峨”:高耸貌。 “荆榛”:草木丛生之地,喻指荒凉破败之地。 “金像”:佛像。 “舍宅”:舍去家产。 “重布地”:重新安置土地。 “移佛”:移动佛像。 “捷如鼓答桴”,形容行动迅速。 “灵蛇口中出”:形容秘密或隐情在口内。 “梁皇谶”:梁朝皇室的秘谶。
这首诗是唐代张九龄的作品《忝珠篇赠张孟奇寿母》。下面是逐句的译文: 罗浮山的女真宅,忝珠岩壑重重叠叠。 下临云母溪流,上接玉鹅峰巍峨。 昔日㛹娟子在此炼玉容,玉鹅腾云驾,云母倚月舂。 风凄琼液冷,日暖金膏溶。 霓裳月下扬,瑶草霜前茸。 袅袅绿云间,锵锵环佩逢。 自余众女仙,霞袂纷相从。 洞中命鸾鹤,天外摘芙蓉。 君家住其下,卜筑蹑前踪。 归来奉篮舆,时往策仙筇。 玉女鲍何辈,颜色桃李秾。
这首诗是一首释志诗,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中的经历和感悟。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夙昔寡欢宴,况乃涉疑患。 - 早晨时很少欢乐,更何况我遇到了困难(疑患,比喻官场的是非困扰)。 2. 滞思废寝兴,沉忧昧昏旦。 - 思绪堵塞导致失眠,深沉忧虑使得天亮都感到昏暗。 3. 筮仕乏良媒,所历非华贯。 - 参加仕途缺少合适的人选作为帮手,经历的事情并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华贯,美好的愿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