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昔寡欢宴,况乃涉疑患。
滞思废寝兴,沉忧昧昏旦。
筮仕乏良媒,所历非华贯。
牵丝将二纪,述职在文翰。
退即失寻丈,进不能以寸。
岂其席上珍,而比沟中断。
狂者类东走,劳人正南窜。
未解子云嘲,且答方朔难。
闻誉匪为喜,止谤曰无辨。
揆情有爱憎,审己何尤怨。
无以布褐贱,荣彼绅与弁。
无以藜藿贫,甘彼五鼎豢。
巾柴可游遨,奚取朱轮焕。
孰是终徇物,而忘性所玩。
对丝发遥悲,临歧兴浩叹。
归欤且吾乐,所乐非外赞。
这首诗是一首释志诗,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中的经历和感悟。下面是逐句释义:
- 夙昔寡欢宴,况乃涉疑患。
- 早晨时很少欢乐,更何况我遇到了困难(疑患,比喻官场的是非困扰)。
- 滞思废寝兴,沉忧昧昏旦。
- 思绪堵塞导致失眠,深沉忧虑使得天亮都感到昏暗。
- 筮仕乏良媒,所历非华贯。
- 参加仕途缺少合适的人选作为帮手,经历的事情并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华贯,美好的愿望)。
- 牵丝将二纪,述职在文翰。
- 从早到晚都在为官事奔波,工作内容主要是书写文书(指文职工作)。
- 退即失寻丈,进不能以寸。
- 退休后失去原有的地位(寻丈,旧时的量度单位,相当于今天的一丈),进入仕途则寸步难行(一寸也不能前进)。
- 岂其席上珍,而比沟中断。
- 我们难道只是坐席上的美食佳肴吗?这还不如沟里的泥土更珍贵(比喻仕途中的挫折)。
- 狂者类东走,劳人正南窜。
- 有才气的人像向东奔跑一样四处奔忙,劳碌的人们正向南逃亡(比喻仕途中的困境)。
- 未解子云嘲,且答方朔难。
- 不明白东方朔的嘲讽(子云,指西汉辞赋家扬雄;方朔,指汉代文学家东方朔),暂且回答东方朔的讽刺。
- 闻誉匪为喜,止谤曰无辨。
- 听到赞誉并不是高兴的事,只是停止诽谤说没有可辩驳之处(止谤,意为阻止别人的诽谤)。
- 揆情有爱憎,审己何尤怨。
- 衡量情感有爱有恨,审视自己又有什么值得抱怨的(揆情,意思是衡量、揣摩自己的感情;审己,自我反省)。
- 无以布褐贱,荣彼绅与弁。
- 不能因为贫穷而自卑,荣耀的是那官员的衣帽(布褐,指的是平民;绅、弁,都是古代官员戴的帽子)。
- 无以藜藿贫,甘彼五鼎豢。
- 不能因为贫困就放弃追求,宁愿享受五鼎的美味佳肴(藜藿,指藜蒿和豆苗,泛指野菜;五鼎,指古代帝王所用的五种不同等级的鼎)。
- 巾柴可游遨,奚取朱轮焕。
- 用毛巾擦脸就可以自由自在地游玩,为什么要追求华丽的车马显摆(巾柴,指擦拭面部;朱轮,指红色的车轮;焕,光彩鲜明的意思)。
- 孰是终徇物,而忘性所玩。
- 谁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到最后?却忘记了本性的乐趣(徇物,指违背事物本性)。
- 对丝发遥悲,临歧兴浩叹。
- 对着头发轻轻叹息,面对岔路口深感惆怅(对丝发,指头发纤细;临歧,指站在道路分叉处)。
- 归欤且吾乐,所乐非外赞。
- 算了吧,我还是喜欢自己快乐的生活,我所追求的不是外界的评价(欤,同“欤”,语气词;归欤,即算了吧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仕途中的种种遭遇,既有失落也有豁达。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内心的思考,诗人展现了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诱惑的淡泊。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