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大相
这是一首咏景抒怀的诗歌,全诗共四十八句,以少室绝顶为线索,描绘了登临少室山时所看到的景色。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登少室绝顶(登上少室山的最高处) 二室俱造天,少室难与侔。 将凌岝崿险,遂涉清浅浏。(在山的北面,两座山峰直插云霄;而山南面的少室山虽然也高耸入云,但相比之下显得低矮许多。) 阴磴烟尚霏,阳崖雨乍收。(山上的小路,在阴暗的地方还有袅袅升起的烟雾;而阳光照耀着的悬崖峭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颍阳山中赠登封燕明府》。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 颍阳山中赠登封燕明府 注释:在颍阳山这个地方,我赠送给登封的燕明府。 - 王乔玉舄飞,方朔金门待 注释:你就像传说中的王乔一样,乘着玉制的鞋子飞升而去;而我则像方朔那样等待在金门之内。 - 久闻有仙吏,思愿与之会 注释:我一直听说过仙官的存在,希望能够见到您,与之会面。 - 君宦松山阳,而与箕颍对 注释
【注释】 大堤:指汉水边的长堤。四时:四季。行乐:游乐。 纷:众多。驰:驱赶。宝勒:华丽的马络头。珠箔:用珍珠串成的帘子。 酒旗:酒店门前悬挂的旗子,上面写着酒家的名字。 柁楼:船上的瞭望楼。岸花:岸上的花朵。映江阁:映在江中的美丽建筑。日暮:太阳落山。管弦声:乐器的声音。风吹满城郭:风把声音吹得到处都是。 【赏析】 此诗为登高之作,写诗人游赏大堤时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想
【解析】 这是一首游南岳的诗,写诗人游览南岳衡山时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题意,直抒胸臆;中间四联写景叙事,抒发感情;最后两句写自己的愿望。 【答案】 译文: 祝融峰何其遥远啊! 多么高耸地矗立在华岱之上。 盘绕曲折地尽于南荒, 孤傲地高出云霄之外。 远望极目天际日出于东方, 近观却只看到江水和岸边。 那里有许多仙灵居住, 简函中散发出幽深的光华。 前人有四五个人曾到过这里, 他们开垦云雾中的松桧林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经过襄城,登上首山的感受。首山是名山,有灵迹,神宝丛生,地旷远绝超,路险涩艰,辇道绿萝合,神室白云闲。诗人感慨昔契神既王,今陟力未悭,高步升幽岨,侧耳聆潺暖。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 译文: 过襄城登首山 名山蕴灵躅,神宝丛仙班。 地以旷绝超,路缘险涩艰。 辇道绿萝合,神室白云闲。 昔契神既王,今陟力未悭。 高步升幽岨,侧耳聆潺暖。 孤赏莫与晤,幽寻谁共扳。 昔闻有熊帝
【解析】 题干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古诗文的阅读。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特别是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问题中的关键信息点,分析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思想主旨和艺术手法。 题干:宿苏门山中 涉世乏远略,夙尚多奇秉。 会息车马喧,即践烟霞境。 习坎穷真源,兼山止绝顶。
【注释】 北上:指前往殷墟。朝歌:殷墟附近,今河南安阳市。涉:渡过。钜桥仓:商朝的粮仓。鹿台:纣王的宫室。䧢:通“堈”。高峻。阙:宫殿。芜没:倒塌或埋没。坟陵:坟墓。郭:外城或外围地区。才辩:才能与口才。足拒谏:能言善辩,足以拒绝批评、指责的话。智力:才智与能力。称绝殊:超过一般。崇伯:商纣王的儿子,名辛。助虐:帮助他做坏事。崇伯更献谀:崇伯向纣王献媚。崇伯是商纣王的儿子叫辛。飞廉:商纣王的大夫
诗句翻译: 早晨从卫辉出发,尽情地往目的地前进。 名山使我产生了夙愿,绝境中激发了我的奇思。 满怀深情地眷念明牧,携带物品资助欣赏胜景。 正要辞别颍川太守,却突然认识朝歌长。 登车时天色还暗,鞭马前行天空渐亮。 眼睛所能看到的桑枣林,耳朵所能听见鸾凤声。 撇掉蓬池的烟雾,已经映入苏门上。 高台等着我啸歌,长树林让我放仰。 岩石山峦吐着气息,石竹紧闭幽暗的门廊。 志向和意趣自然适意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过读《游嵩山四首》的诗作内容和注释,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主旨,并结合写作背景来分析。这首诗写诗人游嵩山的经历。第一句“薄游吹笙岭”写诗人游嵩山的经过。第二句“回憩捣衣石”写诗人回到山下时的情景,捣衣石是古代妇女用来洗濯衣服的石头,这里代指故乡。第三句“玉女不可遇”,写诗人与玉女相遇
【解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旅途中雨后的情景。全诗四句,每两句为一组,共两对。前二句,“昨夜月离毕,今朝鹳鸣垤”,写的是诗人在途中遇到大雨,昨夜的明月已隐去,今天早晨又听得鹳鸟惊鸣于垤巢。诗人通过这两种景象的变化写出了旅途的艰难。第三句,“妇子叹家室”,“妇子”即指家人,“叹家室”即指家中有困难;第四句,“改辙严烦顿”,“改辙”即换路,“烦顿”是指旅途中的辛苦与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