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朝歌里,南涉淇水隅。
前有钜桥仓,后有鹿台䧢。
宫阙久芜没,坟陵亦丘墟。
借问此何郭,云是殷故都。
才辩足拒谏,智力称绝殊。
飞廉为助虐,崇伯更献谀。
积粟逾太行,聚财倾昆吾。
民离尚征敛,运去犹欢娱。
剖心莫与悟,佯狂遂为奴。
一朝孟津会,牧野誓师徒。
粟为周人发,财为周人输。
敌国行仁义,己身遭钺鈇。
身死为世笑,笑此一独夫。
感叹殷王子,多藏诚累愚。

【注释】

北上:指前往殷墟。朝歌:殷墟附近,今河南安阳市。涉:渡过。钜桥仓:商朝的粮仓。鹿台:纣王的宫室。䧢:通“堈”。高峻。阙:宫殿。芜没:倒塌或埋没。坟陵:坟墓。郭:外城或外围地区。才辩:才能与口才。足拒谏:能言善辩,足以拒绝批评、指责的话。智力:才智与能力。称绝殊:超过一般。崇伯:商纣王的儿子,名辛。助虐:帮助他做坏事。崇伯更献谀:崇伯向纣王献媚。崇伯是商纣王的儿子叫辛。飞廉:商纣王的大夫。为助虐:帮助他作恶。崇伯是商纣王的儿子叫辛。崇伯更献谀:崇伯向纣王献媚。崇伯是商纣王的儿子叫辛。积粟:囤积粮食。逾太行:越过太行山。昆吾:商纣国的别都,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运走:运输畅通。征敛:征税。运去:运输畅通。剖心:剖开胸膛。莫与悟:没有人能理解。佯狂:装疯卖傻。遂为奴:于是成了奴隶。孟津:古地名,今河南孟州西南,黄河渡口。牧野:周武王伐纣的战场。誓师徒:宣誓要消灭商纣的军队。粟为周人发:周武王把粮食发给了人民。财为周人输:周武王把财物送给了百姓。钺鈇:古代的一种大斧。比喻刑罚。笑此一独夫:嘲笑这位一个独夫。多藏:积累很多财富。诚累愚:确实使愚蠢的人受累。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作者以史实为依托,对商纣王暴虐无道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同时指出周武王灭商纣的正义性,表达了诗人对周武王讨伐纣王的歌颂,也流露出诗人对纣王暴政的不满和对武王伐纣的赞扬之情。

全诗共八句,前六句描写殷墟的情况,后两句写周武王伐纣。

第一句“北上朝歌里,南涉淇水隅”,交代自己来到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村)的目的,即来朝见商纣王;第二句“前有钜桥仓,后有鹿台堈”,点明自己在朝歌的所见所闻,意谓朝歌一带的仓库堆积如山。第三句“宫阙久芜没,坟陵亦丘墟”,描绘了朝歌的荒凉景象,意谓殷墟一带已无人烟,只有荒冢断垣而已。第四句“借问此何郭,云是殷故都”,说明自己来到殷墟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听殷墟为何地,原来这里是殷代的都城。这四句从空间上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层层推进,将殷墟一带的荒凉状况写得具体生动,同时也为下文埋下伏笔。第五至第七句分别写殷墟的仓库、鹿台、宫阙的荒凉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朝歌的衰败景象。第八句“一日孟津会,牧野誓师徒”,写周武王起兵伐纣,并在牧野举行誓师大会,最后终于打败了纣王。

这首诗采用倒叙手法,首二句总写殷墟一带的情景,然后按时间顺序写周武王伐纣,最后写商纣王灭亡,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语言简练、质朴,用典贴切,富有说服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