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崧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独归 - 解释:独自一人归来,表达了孤独的情感。 - 译文:我独自归来,感受着这份寂静和孤单。 2. 吏散独归迟 - 解释:官员们都已经离开,我还在等待,感到有些迟缓和不舍。 - 译文:所有的官员都已离去,而我还留在这里,感到有些迟疑。 3. 西庭欲暮时 - 解释:描述西边的庭院,天色渐晚。 - 译文:西面的庭院里,天色已渐渐变暗。 4. 猫戏风卷叶 - 解释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燕赵古俗的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古来燕赵地,遗俗至今存。 - 注释:古代的燕国和赵国,现在的土地仍然保留着这些古老的风俗。 - 赏析: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燕赵地区传统风俗的珍视和怀念。尽管时代变迁,许多古老习俗依然被保留下来,成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2. 曲和膏糜冷,烟烧土炕温。 - 注释:曲艺表演和品尝热食让人感到寒冷;而土炕上的烟雾温暖了整个房间。 - 赏析
慈乌 1. 塞北慈乌好,群飞长子孙。 - 注释:慈乌在北方生长繁殖得很好,它们的后代一直延续着家族的血脉。 -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慈乌在北方的良好成长环境,强调了其生命力和繁衍力的强大。体现了自然界生物适应环境的顽强精神。 2. 争巢偏挟势,反哺独知恩。 - 注释:慈乌在争夺巢穴时总是凭借自己的势力占据优势,而当它们长大成鸟后,却只懂得报答养育之恩。 - 赏析
晓起 楼笳低塞雁,邻火起庭鸦。 城歇征人柝,门喧过客车。 风枝涂白露,霜叶覆黄沙。 底事边隅梦,经时不到家。 注释: 1. 楼笳低塞雁,邻火起庭鸦:楼里的号角声低沉地吹着,仿佛在呼唤远方的游子;庭院里火光闪烁,好像是乌鸦被惊起。 2. 城歇征人柝:城墙上的巡逻人员已经休息,敲着梆子表示安全。 3. 门喧过客车:城门附近,有马车经过的声音,可能是有人从外面回来。 4. 风枝涂白露,霜叶覆黄沙
注释: 心清,意指心境清净、高洁。 一首奉柬,意为写一首诗来作为礼物。 吕徐二佥宪,是明朝时期两位著名的文学家,吕近溪,字叔简;徐文长,字子中。 译文: 我的心地纯洁如白日一般明朗洁净,远离尘世的喧嚣。 马渴了会去井边喝水,鸟儿驯服了也不怕人。 我穿着官服,与世俗不同,遵循着朝廷的法令和制度。 辽海之北,通往东北方向的道路,那里应是一片和平的土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两位好友的
注释: 1. 勃窣撑孤柱:形容槐树的树干粗壮,像撑起一座孤立的柱子。 2. 婆娑偃一株:形容槐树的枝叶随风摇摆,像在低垂着的一株树。 3. 长条垂带厉:形容槐树枝条长而有力,下垂如带。 4. 细叶挂流苏:形容槐树叶子细长且有光泽,如同挂上了流苏。 5. 暮鹊从争起:指傍晚时分,喜鹊等鸟类纷纷飞起寻找食物。 6. 秋蜩(tuò)秪谩呼:指秋天时,知了等昆虫发出的叫声,但它们的声音往往被风吹散
【注释】: 1. "自是"二句:指巴丹山桃子不同于中原的桃子,它的外皮粗糙,内含水分较多。蕃(páo):吐蕃,这里泛指藏族。故尔殊:因而不同。 2. "皮肤"二句:指巴丹山桃子的皮肤粗糙,但口感细腻、甘甜,香味浓郁。怜:爱。腊:指干瘪,这里形容外皮粗糙。中腴:指肉质饱满。 3. "磊落"三句:指巴丹山桃子的外形像圆润的珠子,色泽白净。磊落:圆实的样子。珠盘石:比喻形状如盘的石头。修圆:圆而匀称
北平十二咏 其十 韭黄 都人卖韭黄,腊月破春光。 土室芳根暖,冰盘嫩叶香。 十金酬好价,一箸惬初尝。 何以江南种,青青雪里长。 注释: - 都人卖韭黄: 都城里的人(指北京)卖韭黄。 - 腊月破春光: 腊月(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打破了春天的气息。 - 土室芳根暖: 土室里的韭菜根儿是温暖的。 - 冰盘嫩叶香: 冰盘(即冰块)上的韭叶是新鲜的。 - 十金酬好价: 十个金币(十金)是买这些韭黄的好价钱
【译文】 黄鼬雄于鼠,萧骚散尾毛。 窥檐林雀噪,出穴屋鸡号。 攘攘缘高树,踆踆伏浅蒿。 惟馀管成子,犹得利霜毫。 【注释】 北平十二咏 其十二 黄鼬: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黄鼬的诗。 黄鼬雄于鼠,萧骚散尾毛:黄鼬比老鼠更雄壮,它的尾巴毛发蓬松而松散。 窥檐林雀噪,出穴屋鸡号:黄鼬在窥看屋檐下栖息的麻雀和从洞口飞出的鸡鸣,发出叫声。 攘攘缘高树,踆踆伏浅蒿:黄鼬纷纷地攀爬在高树上,盘旋低矮的草丛中。
【注释】 北平十二咏:指唐代李峤的《北山移文》,共十二首。 盘松:松树的枝干盘旋曲折,故称盘松。 擎张羽盖:指松树的枝叶伸展开来,像张开的伞盖一样。 走虬枝:龙身盘旋,形容树枝蜿蜒曲折。虬,同“蚯”,蜿蜒曲折貌。 引手探巢鹤:用手去摸那伸向高处的松枝,仿佛在寻找它的巢穴。 低头触兔丝:低下头去摸那些弯曲的松枝,好像是在触摸那些兔子的毛发。 寻常三尺里:平常只有三尺高,但松树却长得十分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