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崧
【注释】: 1. 中园李:指在宫廷里栽培的李树。 2. 杏接成:用杏子嫁接而成的李子。 3. 希世味:指珍稀而美味的东西。 4. 御黄名:因御黄而得名。 5. 圆莹含秋色:形容李子圆润丰满,充满秋天的气息。 6. 甘香注露英:形容李子的香味浓郁,如同露水一般清新。 7. 玉食俭:比喻李子如玉般珍贵。 8. 远物未曾徵:意思是远方的美食未曾被征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诗名:北平十二咏 其三 马蔺子 释义: - 蔺草何人种,丛生故近兰。 - 注释:这是第一句,描述了蔺草由谁种植以及它生长的位置。 - 关键词:蔺草、种植者、兰花 - 赏析:首句描绘了蔺草的分布情况,暗示其与兰花为邻,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谐。 - 译文: - 是有人种植的,它们长在草丛中,靠近兰花生长。 - 叶长书带小,根瘦彗芒乾。 - 注释:第二句描述了蔺草的特征。 - 关键词:叶、茎干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从艺术手法和思想情感的角度进行分析赏析。“皮绿何曾别”,皮是绿色的,但它与一般的绿色不一样,因为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皮绿”来形容瓜果的颜色,说明这种瓜的外表非常漂亮;“瓤红故异常”,瓤是瓜果的内部,也是红色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皮绿而瓤红,所以与众不同;“晶荧丹玉片”,晶莹剔透如同美玉一样
【注释】香水梨:用香水浸过的梨。轮囷:曲折盘旋的样子。碧玉团:形容梨子的形状圆润如玉。刀场:切菜用的砧板,这里借指厨房。惭愧:自谦。崖蜜:山泉水酿的蜂蜜。清心:使心灵清爽。壶冰:盛酒或水的器具,这里指酒。同看:一起品尝。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北平地区出产的香梨。全诗四句,每句都是对香水梨的赞美。首联说香梨香气扑鼻,如同佳人的名字一样;颔联写自己切过这种香梨后,感到十分惭愧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言志。诗人在防微馆中观览四周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怀。首联“高馆人难到,层阶草漫生”,“高馆”即指防微馆,是说这里地势较高,人们不易到达。颔联“野蒿深没马,高树静啼莺”两句写出了防微馆的幽雅。颈联“问俗时询野,防微早计程”点明题旨:作者在此问俗,并提前为将来作好计划。尾联“自无尘土近,况有柏风清”以柏喻人,表明自己追求的是高尚的品德和清新的作风。 【答案】 防微馆
【注释】 碧露枝枝重,青苞颗颗匀。 —— 指胡桃(核桃)的青皮。 叶深初覆夏,花弱不禁春。 —— 指胡桃的叶子在春天刚长出来时很嫩,不能耐寒,所以夏天要把它遮住。 核隐龟筒小,浆凝密枳新。 —— 指胡桃的核很小,里面的仁是白色的,黏得很紧。 向来谁致汝,吾欲恨平津。 —— 指胡桃是从平津一带引进到中国的,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后悔。 【译文】 碧绿的胡桃树枝上挂满了果实,青绿色的壳子颗颗均匀地排列着。
榛子 榛果丰满在盘中,家中珍馐礼意重。 物微象征礼仪深,名高著诗颂歌扬。 榛果形状似鸡头,晶亮如同鬼目旁。 想要品尝怜病齿,把玩欣赏独自享。 注释: - 榛子:一种坚果,果实可以食用,也可用作药材。 - 君国充笾实:君王的宴席上充满了各种珍贵的食材。 - 闺门重贽仪:女子的家门前摆放着贵重的礼物和礼仪。 - 物微将礼意:虽然榛子很小,但它代表着深厚的礼仪。 - 名重著歌诗
七夕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的七月初七庆祝。这首诗描述了七夕节的景象和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华月丽秋天,寒光莹若泉。 这句诗描绘了七夕节夜晚美丽的月亮,它明亮而寒冷,如同从泉水中升起的光芒。这里的“秋”指的是季节,而“华月”则是指明亮的月亮。 星移银汉节,花合绮楼烟。 这句话描述了七夕节时的星空变化和烟花在建筑物上的美丽景象
【注释】 1. 西馆:诗人的住所。积雨:连绵不断的雨。 2. 门长掩:门关得很严。青樗(chú):一种树,这里指青苔。自满林:满身都是青苔。 3. 土垣:低矮的土墙。秋后塌:秋天后土墙就塌陷了。泥泞:泥土潮湿。雨中深:雨后泥路又深又湿。 4. 案检:整理文书。秋巡牍:秋天里要处理的公文。囊:指袋子,装东西的器具。余月俸金:多余的一个月的俸禄。 5. 君亲恩未报:指没有报答国君和父母养育之恩。 6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雨歇感事: - 注释: “雨歇”指的是雨水停歇,“孤城晓”描绘了清晨时分,城墙上的景象。 - 赏析: 此句开篇便以雨后的宁静为背景,勾勒了一幅清晨的图画,给人以静谧之感。 2. 风惊万叶秋: - 注释: “风惊”表示风吹动树叶的声音,“万叶秋”则形容秋天的落叶被风吹得四处飘散。 - 赏析: 通过描述秋风中树叶飘落的景象,传达了深秋时节特有的萧瑟之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