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慈乌好,群飞长子孙。
争巢偏挟势,反哺独知恩。
秋树霜前绕,寒枝月下蹲。
往来随候雁,此理竟谁论。
慈乌
1. 塞北慈乌好,群飞长子孙。
- 注释:慈乌在北方生长繁殖得很好,它们的后代一直延续着家族的血脉。
-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慈乌在北方的良好成长环境,强调了其生命力和繁衍力的强大。体现了自然界生物适应环境的顽强精神。
2. 争巢偏挟势,反哺独知恩。
- 注释:慈乌在争夺巢穴时总是凭借自己的势力占据优势,而当它们长大成鸟后,却只懂得报答养育之恩。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慈乌在生存竞争中的强势和老年之后对恩情的感恩,揭示了慈乌的本性——既重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不忘回馈与感恩。这种特质使得慈乌成为了一种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鸟类。
3. 秋树霜前绕,寒枝月下蹲。
- 注释:在秋天的寒风中,慈乌会在霜打过的树梢上盘旋飞翔;而在月光下,它则安静地栖息在寒冷的枝条上。
- 赏析:此句形象地描述了慈乌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策略。一方面,它善于利用季节变化寻找食物和温暖的地方;另一方面,它也懂得选择安全的环境休息和躲避天敌。这种机智和适应性体现了慈乌的智慧。
4. 往来随候雁,此理竟谁论。
- 注释:慈乌就像候鸟一样,随着季节的变化来回迁徙,寻找适合的食物和栖息地。这种行为模式至今仍然没有定论。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慈乌生活习性的好奇和困惑。虽然人们试图理解和解释慈乌的行为模式,但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它的迁徙规律和目的。这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探索的热情和挑战。
译文
塞北慈乌好,群飞长子孙。争巢偏挟势,反哺独知恩。秋树霜前绕,寒枝月下蹲。往来随候雁,此理竟谁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慈乌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进行描绘,展示了慈乌强大的生命力、聪明才智以及深厚的孝道情怀。诗中不仅展现了慈乌的自然习性,也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