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窣撑孤柱,婆娑偃一株。
长条垂带厉,细叶挂流苏。
暮鹊从争起,秋蜩秪谩呼。
移床怜美荫,何止蔽千夫。

注释:

  1. 勃窣撑孤柱:形容槐树的树干粗壮,像撑起一座孤立的柱子。
  2. 婆娑偃一株:形容槐树的枝叶随风摇摆,像在低垂着的一株树。
  3. 长条垂带厉:形容槐树枝条长而有力,下垂如带。
  4. 细叶挂流苏:形容槐树叶子细长且有光泽,如同挂上了流苏。
  5. 暮鹊从争起:指傍晚时分,喜鹊等鸟类纷纷飞起寻找食物。
  6. 秋蜩(tuò)秪谩呼:指秋天时,知了等昆虫发出的叫声,但它们的声音往往被风吹散,难以分辨。
  7. 移床怜美荫:形容人们喜欢在树下休息,享受树荫带来的凉爽。
  8. 何止蔽千夫:意指这棵槐树不仅为周围居民提供了遮蔽,还为很多人带来了好处。
    赏析:
    《北平十二咏·其八》是一首描绘北京城北郊景致的诗作,以“偃槐”为主题,通过对槐树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其高大、茂盛的特点,以及为人们提供遮荫和娱乐场所的价值。

诗的第一句“勃窣撑孤柱”,用“勃窣”来形容槐树的树干粗壮有力,仿佛撑起了一座孤立的柱子。这种比喻既形象地描绘了槐树的高大,也突出了其独特的形状和存在感。接着,“婆娑偃一株”则进一步描绘了槐树的枝叶随风摇曳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的“婆娑”形容枝叶轻轻摇曳的样子,给人一种优雅而生动的画面。

第二句“长条垂带厉”,通过“长条垂带厉”的形象比喻,将槐树枝条的长度和形态生动地描绘出来,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同时,“垂带厉”也暗示了槐树枝条的质感和坚韧度。此外,“细叶挂流苏”这句中,“细叶”与“流苏”形成对比,前者强调了槐树叶子的纤细和柔美,后者则突出了其轻盈飘逸的特点,共同营造出一幅优美的画面。

第三句“暮鹊从争起”,描绘了傍晚时分,喜鹊等鸟类纷纷飞起寻找食物的情景。这一细节增加了诗作的生活气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活力和美好。最后一句“秋蜩(tuò)秪谩呼”,则是指秋天里知了等昆虫发出的叫声虽然响亮,但却被风吹散,无法分辨,从而突出了秋天的宁静和悠远。

整首诗通过对“偃槐”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其高大、茂盛的特点,还传达了一种生活情趣和人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暮鹊从争起”、“秋蜩只谩呼”等细节描写,更增添了诗作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