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亨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首联:诗人以“琼林玉树”来形容赵公子,赞美他的才华横溢,出类拔萃。 颔联:这两句写赵公子的学问,是孔孟的学说和孙吴的武艺兼备。 颈联:这两句写赵公子报国之心,忠诚耿耿,至死不变;奉亲之意,拳拳在心。 尾联:这两句写赵公子回乡省亲,柳营中受到严师的训斥;想起他离去时依依不舍的情景。 【答案】 ①卓荦(卓越不凡):指赵公子的非凡才华。
【注释】 1. 双亲沦没已多时:双亲已经去世很长时间了。沦没,沉没,指去世。 2. 诏许南归展孝思:皇上允许他回家去尽孝。诏(zhào),皇帝的命令,特指诏书;许,许可,允许的意思;南归,向南回归。 3. 丘垄拜瞻增感慨:在墓前祭拜、瞻仰的时候更加感到伤感。丘垄,坟墓;拜瞻,祭祀或瞻仰。 4. 音容想像倍伤悲:听到他的音容仿佛就在眼前,因此更加悲伤。 5. 功名有待旋须早
【注释】 1、大兄:指熊文举,字大器,隆庆二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侍郎。肃南台:即肃州卫城,在今甘肃酒泉市东北。 2、仲氏:指熊文斗,字仲仪,隆庆五年进士,官至南京大理寺左丞。承恩阙下回:承恩为受皇恩而归来,阙下为皇宫之下。 3、祖饯:饯别,送行。蓟门:山海关,在今河北蓟县。朝士:朝廷官员。薰风:和暖的风。滦(luán)渚:指滦河中的沙洲,在今天津北岸。锦帆开:帆船张开,像锦缎一样美丽。 4、故家
解析与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程上舍(或其子)归省的祝福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期望。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解释: 首联:“雪楼文献四方闻,之子才华迈等伦。” 注释: - “雪楼”可能是指某座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楼阁或者某个特定的地标。 - “文献四方”表示学问或成就广为传播,影响广泛。 - “之子”指的是被赞誉的人,即程上舍或其子。 - “才华迈等伦”意味着此人才学出众,超过了同辈中的人。
宁亲千里到姑臧,为忆劬劳志不忘。 酒献松花浮玉液,衣裁宫锦带天香。 勤诚报国功勋著,忠孝传家世泽长。 回首松楸犹在念,马蹄指日是洮阳。 注释:宁亲千里到姑臧,为忆劬劳志不忘。这里的“姑臧”指的是姑臧县,赵公子在这里省亲。为忆劬劳志不忘,意为为了纪念父母的辛勤劳作,他千里迢迢来到姑臧省亲。酒献松花浮玉液,衣裁宫锦带天香。这里描述了公子为父母准备了美酒和衣物,以示孝心。勤诚报国功勋著,忠孝传家世泽长
【注释】 1. 凤敕新颁:凤敕,皇帝的诏书。新颁,新发下。 2. 捧向岭南归:奉旨到岭南(今广东一带)去。 3. 慈亲:指母亲。 4. 严父:指父亲。 5. 游宦:指在外做官。 6. 褒封:指加官晋爵。 7. 悬知拜庆称觞处:知道在庆功宴上举杯庆贺的场所。 8. 五色斑斓映锦衣:五彩缤纷的彩旗,辉映着华丽的衣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工部林主事归羊城省祭时写的。首句写皇帝的诏书已发下
这首诗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周侍郎的赞美之情。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亚卿德教重乡评,仪表闺门最有声。(赞美周侍郎的品行和教育) - 亚卿:对周侍郎的尊称。 - 德教:品德教育和教诲。 - 重乡评:受到家乡人的广泛赞誉。 - 仪表:风度和举止。 - 闺门:女子的内室或家门。 - 最有声:最有声望、最受尊敬。 2. 冢嗣已登贤士传,季方复受义民旌。(称赞周侍郎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品质)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送陈以礼省亲”,这是要求考生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赏析时要注意从内容、主题、手法、语言等角度作答。 本题中的诗句为:“白蘋风急雁初飞,才子宁亲日下归。”大意是:白蘋风吹得很急,大雁正初飞,才华横溢的人也该回家了。注释:白蘋,即白苹,一种水草。才子,指有才能的人。宁亲,指辞官还乡,回家探亲。 【答案】
【注释】 ①仪给事兄子平归:仪,字子高;给事,官职名;兄弟子平,是仪的弟弟。东鲁,指山东地区。②虚夜榻:形容孤寂无依的境况。③雁行:比喻兄弟。秋旻,天。④报国丹忠:报效国家的忠心。拱北辰:指侍奉皇帝。⑤衡茅:指衡州,今湖南衡阳一带。衡茅山,在今湖南省衡阳市西南。⑥故园春:指家乡的景色。 【译文】 相逢正是高兴叙天伦,祖席上转眼就要话别离。 只有那被儿特别怜爱孤单的空床
十年京国著英声,此日言归荷宠荣。 疋马晓辞丹凤阙,双旌明到镇阳城。 椿萱逝早承褒赠,松桧阴深荫墓茔。 拜扫焚黄成礼后,孝心应足慰生平。 注释: - 十年:十年间,形容时间之长。在京(指朝廷)为国家做事,积累了很高的声望和声誉。 - 此日:这一天,即将回归故乡。 - 荷:承受,享有。 - 宠荣:尊贵的荣耀。 - 疋马:单骑,形容出行时的轻装。 - 丹凤阙:古代皇宫前有两座高台,分别称左右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