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石
抛却羊裘入汉庭,偶然高卧两忘形。 先生无处可伸足,太史何烦奏客星。 【注释】 严陵钓台:相传为汉代严子陵垂钓之地,在桐庐(今属浙江)县东南。 西汉末年,严光(字子陵)与刘秀是朋友,刘秀称帝(汉光武帝)后请严江做官,光拒绝,隐居在浙江富春江。其垂钓之所后人为钓,亦名严滩。 巨舰:大船。 扁舟:小船。 先生德:先生,指严光。 过台而咏者曰“君为利名隐,我为利名来。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
柳子厚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人并称为“韩柳”。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沉郁顿挫,富有现实意义。他的散文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捕蛇者说》、《马说》等作品,更是脍炙人口。他一生坎坷,但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文人”。 早缀朝班附叔文,晚随儿女拜双星。 半生巧宦翻成拙
《读明妃引》是宋代诗人于石的作品之一。诗中通过“周求莘女终亡纣,越献西施竟灭吴。”两句,描述了两个历史上著名的事件。第一句提到的“周求莘女”,意指商朝末年的一个女子,她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而第二句中的“越献西施”则是讲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为了复国,向吴国进献美女西施的故事。这两句诗句不仅描绘了历史事件,也隐含了对女性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 接下来的句子“马上琵琶徒自恨,不思强汉弱匈奴
【诗句翻译】 昔君坐谈诗,古音振宫商。 昔我起舞剑,三尺星斗光。 我剑何慷慨,君诗何老苍。 感此一笑叹,徒成九回肠。 久别忽想见,岁月惊惶惶。 岂无平生友,对面险太行。 知心今几人,况复天一方。 安得飞霞佩,共挹天瓢浆。 道义有真乐,何必甘膏粱。 临行劝我酒,我饮不尽觞。 一饮情易阑,再饮情更长。 斜阳重回首,烟水空苍茫。 【译文】 昔日君坐谈诗,古音如振宫商。 昔日我舞剑起舞
戊子元夕大雪 【注释】 戊子: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雪:下雪。 交光:指灯光。 竞儿嬉:争着玩耍。 【译文】 去年的元宵节,灯与明月同辉。 今年元宵节,灯辉和白雪共映。 有月已觉奇异,一雪更觉奇特。 灿烂星光,照耀琼瑶宫阙。 纷纷嬉戏,歌声不绝如歇。 年岁已高,懒于喧闹, 唤儿关门,围炉烧落叶。 两景难分,不知是雪月。 孤灯任明灭,独享静谧时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
子房 韩亡誓欲报秦仇,秦灭还兴伐楚谋。 一念为韩非为汉,无功何必愿封留。 子房(约前241年-前193年),即张良,字子房,是西汉初期的著名政治家、战略家和谋士,因功被封为留侯。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其忠诚于汉高祖刘邦并辅助其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韩亡誓欲报秦仇”,表达了张良在韩国灭亡后,立志要复仇秦国的决心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陈子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心非禅代荀文若。”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曹操的内心并不愿意通过禅让的方式来取代汉朝的皇帝位置。这里的“禅代”指的是通过禅让的方式,将权力传递给下一代。而“荀文若”指的是东汉末期的大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荀彧,他以智慧和谋略著称于世。 第二句:“目识奸雄许子将。”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曹操能够识别出谁是真正的奸雄
潇江亭 潇湘江边,有一座古塔,背靠着它;亭子依傍在层叠的山峰之旁。曲折的栏杆峻拔而高耸,直插青天。 万间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江色之外,一片帆影时而露出树梢,时而消失在树阴之中。 五更时分钟鼓声与山中月色交相辉映,两岸渔夫樵夫吹起笛子,风声与歌声交织在一起。 极目远望,只见到子陵台下的路,滔滔江水向东奔流不息。 注释 潇江亭:指潇水边的亭子。 背依古塔面层峰:亭子背靠着一座古老的塔
注释: 诸葛亮:居荆州不肯吞并刘备,进入蜀地却诈取刘璋。 二子孰非刘氏后,岂惟玄德可兴王? 二子:指刘备和关羽、张飞兄弟二人;刘氏后,即刘家子孙。 译文: 诸葛亮居守荆州,不肯吞并刘备,进入蜀地却诈取刘璋。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都是刘氏后代,难道只有刘备可以称王吗?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诸葛亮的评论。诗人首先指出诸葛亮在荆州不肯吞并刘备,这是出于他的忠诚和义气;然后指出他进入蜀地却诈取刘璋
【注释】 吕氏:指汉初的吕后。刘氏:指汉朝皇帝,此处特指汉景帝。枕卧:指吕后的枕边有吕家兄弟。谁知:不知谁在。酿成:造成。中官:宫中宦官。兴汉:建立汉朝。亡汉:灭亡汉朝。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 首句“吕氏强梁刘氏危”,写吕后专权、骄横,导致刘家的江山社稷岌岌可危;二句“宫中枕卧复谁知”,说刘家人虽然知道朝中形势的险恶,却无法改变,只得默默承受。这两句是诗人借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