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亡誓欲报秦仇,秦灭还兴伐楚谋。
一念为韩非为汉,无功何必愿封留。

子房

韩亡誓欲报秦仇,秦灭还兴伐楚谋。

一念为韩非为汉,无功何必愿封留。

子房(约前241年-前193年),即张良,字子房,是西汉初期的著名政治家、战略家和谋士,因功被封为留侯。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其忠诚于汉高祖刘邦并辅助其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韩亡誓欲报秦仇”,表达了张良在韩国灭亡后,立志要复仇秦国的决心。这里的“韩亡”指的是韩国被秦国所灭。秦国的侵略给韩地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因此当韩国被灭时,张良深感痛心,发誓要报复秦国。
第二句“秦灭还兴伐楚谋”,描述了张良在秦国灭韩后,又开始筹划攻打楚国。这反映了张良的政治智慧和远见,他不仅关注眼前的恩怨,更有着长远的战略眼光。
第三句“一念为韩非为汉”,展现了张良忠于汉室的决心。这里的“一念”可以理解为他心中始终牢记着汉朝的利益。张良深知自己是汉朝的臣子,为了国家的利益,他愿意放弃个人的情感和私利。
第四句“无功何必愿封留”,意味着如果张良没有立下功绩,那么他追求封侯的愿望又有何意义呢?这句诗强调了张良的淡泊名利,他更看重的是为国家做出贡献。
这首《子房》不仅是对张良这一历史人物的颂扬,也是对那些为国家、民族利益奋斗的人们的一种赞美。诗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历史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