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注释: 真除后漫记所见:真除,实授官职。漫,随意,任意。见,指所见之物,这里是指所见到的朝臣。 晨将榜子关宾閤:清晨时将要发布诏书(榜子),关上宾室的门,准备接待宾客。 辇出房时已奏知:皇帝的车轿刚刚走出殿门,就已经有人通报了。 陛对臣寮才下殿:在朝堂上与群臣相对答问,才走下殿阶。 朱衣丝履上东墀:穿着红色的衣服,戴着黑色的鞋子,走上东侧的台阶。墀,台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宫廷仪礼的诗,通过描绘皇帝出行时的情景,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和敬畏。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后殿侍立(第一句) 须臾陛卫俨成行,禁跸声声辇出房。 靴笏趋陪西府拜,却更丝履立东厢。 注释: 后殿侍立——在皇宫的后宫中侍候,等待皇帝的召唤。 须臾——片刻,一会儿。 陛卫俨成行——皇帝出行时,侍卫们排列整齐,显得严肃庄重。 禁跸声声辇出房——皇帝出行的声音,如同禁宫的禁令一般
【注释】 西叔兄:指诗人的哥哥。西南彦:指西南地区的贤士。高家:指高氏家族。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生日的七绝,诗中表达了对兄弟之间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祝愿之情。 首句“上寿班齐日未升”,意为祝寿宴上,众位宾客还未到齐,就已经开始举杯祝福了。这既写出了寿宴的热闹,也暗含了祝寿者的谦卑和期待之意。 次句“风廊露幕立公卿”,形容宴会厅堂宽敞明亮,嘉宾们站在廊下、亭子前,相互交谈着
注释: 射殿引诸班出官人拽垛子 —— 射殿是指皇帝举行射箭仪式的殿堂。诸班指文武百官。引,是引导的意思。 画帘黄幄幕前扉,侠陛浑如后殿仪—— 画帘黄幄是指皇帝的宫殿,黄幄是指黄色帷幕,画帘是红色帷幔。侠陛,指台阶的侧边部分。浑,全部、全然。后殿仪,指皇帝居住的宫殿,仪,指礼仪。 只自起居更履后,却陪二府立多时—— 只自,独自。起居,指朝见皇帝。更鞋,即换鞋。二府,指宰相和枢密使。 赏析:
【注释】 ①上会稽:登上越王山。②随得随书:指随手记下所见的景物。③叙次:次序。④压层巅:压在山顶上。⑤蓬莱:传说中的仙境,即蓬莱山。⑥镇越颜:镇压越王勾践。⑦拄笏:手执笏板,古时官位低者用以支撑拐杖。⑧秦望岭:秦岭,秦岭是秦岭山脉的主脉,横亘于中国中西部,东起河南西至甘肃,东西长约1500公里,南北宽约500公里。⑩绕城总号:环绕着城池。⑪会稽山: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位于浙江东部沿海。⑫越王勾践
【注释】 后殿:指后宫。侍立:指在宫中侍奉皇后,为嫔妃等服务。禁城:指皇宫。鼓铎:指宫门的更夫。晓逢:早晨遇到。逢:碰到。风满衣裾靴满霜:形容冷得厉害。衣裾(jū):衣服的前襟。靴(xuē)满霜:指靴子上积满了霜。承旨:指皇帝的侍从官。步修廊:步行在宫殿的长廊中。 【赏析】 此诗写宫廷生活,表现了诗人在皇宫中侍奉、侍奉皇后时所见所闻。首句写早晨来到禁城的鼓声和守卫的呼声,点明时间,暗示寒意逼人
【注释】 ①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唐时八月七日,是皇帝在尚书省召见百官的日子。上会稽,指到会稽山上去。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北。②省记为韵语:把所见到的景物和听到的声音记录下来,编成韵语。③舟中马上随得随书:船行水道,马行山间,随时记录所见所闻之事。④叙次:按次序排列。⑤东游太史公:东游,即出巡。太史公,即司马迁,汉武帝时的著名史学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奉命去会稽山途中所作
注释: 西叔兄生日——西叔兄的生日 只把农功作己忧,不将岁事与天谋。——只担忧自己的农耕工作,不担心年成的好坏。 官修事举文书静,一室高眠粥似稠。——官府的事务被处理得井然有序,家中安静祥和,一碗粥吃得很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贺诗,写的是西叔兄的生日。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西叔兄深深的敬意和祝福。 第一句“只把农功作己忧”,意思是说,我只关心自己的农耕工作,不去关心年成的盈亏
【注释】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八月七日,皇帝命令我上会稽。 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一路上所经历的,拙于记录成诗。 以记之:用它来作一首诗来记述。 舟中马上随得随书:坐船时,骑马时,随时随地写下了这首诗。 不复叙次:不再叙述次序。 周官虽有墓为尸,细考元非墓祭仪:周朝的太祝掌管祭祀,虽然有“冢宰为尸”的说法,但仔细考察,那并非是举行墓地的祭礼。 九十年闲雠未复,陵■杂用最堪悲:《汉书》说
注释: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 沛宫魂魄只思归,不道苍梧与会稽。 帝后精神天陟降,宁分南北与东西。 赏析: 此诗是诗人奉命赴会稽途中的纪行之作。从题目看,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八月七日。诗人在途中写下此诗,记录沿途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对家乡、对朝廷、对皇帝的眷恋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渴望早日回京的心情。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点明此次出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