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
【注释】 三月辞:唐代宫中有《宫词》三百余首,此是其一。三月,即暮春时节。 东园:指皇宫内苑。 雨红花乱飞:指宫女们纷纷出浴。 绣帘半卷燕双归:指宫女们洗浴后,披着绣花帘衣在宫中漫步。 并州剪刀快如水:并州出产的剪刀很锋利。 茜萝:一种植物。此处指女子所戴的发饰。 十二巫山:即巫山十二峰,相传为神女居住之所。 屏风照见芳心苦:神女在屏风上看到了宫女们的美丽,心中感到痛苦。 宫辞裁罢酒微醺
注释: 1. 南方赤帝骑龙尾:赤帝,指南方火德的皇帝,也称为朱明君。龙尾,指龙的尾巴,这里代指南方火德的皇帝。 2. 啾啾夜渡银河水:啾啾,形容夜晚虫叫声。银河水,指银河,古人认为银河是天上的一条河流。夜渡银河,指在夜晚渡河。 3. 露湿火云飞不起:露湿,形容露水湿润了物体的表面。火云,指天空中的云彩像火焰一样红。飞不起,形容这些云彩因为湿润而无法飘动。 4. 碧色凝天薄如纸:碧色,指天空的颜色
诗句释义与赏析 注释: - 四月辞: 这是一首四句诗的总标题,可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结束的哀愁或对春去夏来的自然变迁的感慨。 - 花落长门草青处: 描述花朵凋谢,长门宫旁的野草已经变绿的景象。长门是汉朝刘彻皇后王昭君的住所,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离别或失落的情感。 - 十二阑干扑飞絮: 使用“阑干”指代栏杆,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飞絮纷飞的景象,而“扑飞絮”则生动地表现了这一景象给人带来的触感。
注释 - 六月辞:这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色及宫廷生活的诗。 - 银塘:指池塘,通常以银装点,故称“银塘”。 - 花发红云满:花朵盛开,如同红云一般布满池面。 - 南风:指南方向的风。 - 香遍宫馆:香气弥漫在宫殿和官署之间。 - 舞衣:指舞蹈时所穿的服装。 - 上绣双鸳鸯:衣服上刺绣着成对的鸳鸯图案。 - 绿珠小娘:指年轻貌美的宫女。 - 冰碗:冷饮用的透明碗。 - 簟纹细织湘波寒
【注释】 九月:农历九月。辞:离别。 画阑十二凭西风:凭,倚靠。画阑指栏杆。十二,泛指多。凭,倚靠。西风,秋风。 芙蓉:荷花。照波:映照。霜影红:霜花映衬下红色的花朵。 微寒夜侵紫半臂:微寒,稍微的冷气。夜,夜晚。紫半臂,紫色的衣服。 宝帐流苏篆烟细:宝帐指绣有精美图案的帐子,流苏即垂挂下来的流苏。篆烟即篆香。 月明天上来羊车,千门竹叶生盐花:月明,月亮明亮如昼。天来,天空中。羊车
【诗句释义与译文】五月辞:五月的告别。 石榴花开红染裙,绿罗袖卷芭蕉纹。 睡回金兽沉烟薰,玉笙吹下云中君。 果压冰盘水晶碎,蔗浆似酒甜难醉。 犹嫌命薄蜻蜓翅,不及桑鸠动成对。 注释: 1. 五月辞:五月的告别。 2. 石榴花开红染裙,绿罗袖卷芭蕉纹。 - 石榴花开红染裙:指石榴花盛开时,花瓣如同红色的裙子一般,覆盖在身上,美丽而鲜艳。 - 绿罗袖卷芭蕉纹:绿色罗袖上绣着芭蕉的纹理
【注释】 二月辞:即《二月二日》诗。阳春:春天。 水晶盘:形容酒器晶莹如水晶。凤凰炙:指用烧红的木炭炙烤的肉,是古代贵族的一种饮食方式。蒲萄绿酒:指用葡萄酿造的美酒。银壶泻:指斟满酒杯的动作。 万卉千花:指各种花草树木。锦城:指长安。 万卉千花舞绣衣:指百花盛开时,五彩斑斓地装点着锦绣般的衣裳。 提篮采桑者:指正在采摘桑葚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盛唐盛世繁华生活与人民欢乐情绪的诗歌。
诗句释义: 1. 东青门头有惠连 - 这是诗人在描述自己的位置和环境。"东青"可能是指某个地名的东边,“门头”指的是城门上方或门口的地方。"惠连"可能是对某人的指称,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 2. 五载不见梦相牵 - “五载”意味着五年的时间。“不见”表示长时间没有见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即使已经有五年没有见面了,但每当夜深人静时,他的梦境中总是与朋友相见
正月辞 雪消楼瓦鸳鸯暖,太液池香翠波满。 春愁如织莺未知,新染鹅黄柳丝短。 美人纤手画双蛾,绣帘卷得春风多。 春风开红又开紫,却怕青年逐流水。 译文: 正月的辞别 雪花消融了楼阁上的瓦,鸳鸯在温暖的房间里相依。 太液池里的水散发着香气,绿色的水面被映照得一片翠色。 春天的忧愁如同交织的线,莺鸟不知道春天已经来临。 新的鹅黄色和柳树的颜色一样,但柳丝的长度却很短。 美人用纤细的手描绘眉毛
【赏析】 冬日苦短不可说,况乃朔风吹倒人。冬日的寒冷和风势之猛烈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更何况寒风刺骨,直如刀割! “冬日”句意谓:冬日严寒,时光短暂,无法用言语形容其冷的程度。冬月寒冷,时间短暂,不能细说。这是写天气之寒,更突出了时间的宝贵。“况”字承上启下,由冬天的寒冷写到天气的突变;“乃”是连词,表转折;“人”字承上启下,由冬天的寒冷写到天气的变化。 邻童折屐走相报,江上无数梅条新